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1794:用叙事捕捉生命历程

(2019-12-08 17:56:1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1794:用叙事捕捉生命历程

近四年来,一直追随王维审老师学写教育叙事,坚持每日一叙,已经有一千七百多篇了。看着这些文章,我能知道自己向善向上的种种生命历程。

记得有几次晚上写叙事,困得不行了,头脑也要停止工作,我吃上口水果,让大脑重新运转起来。时时处处,通过叙事留痕,更能捕捉生命成长的真实历程。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提供一个人类个体研究自身心路历程的范本。我没有那么优秀,也许我更有共性。即使这个宏大的目标实现不了,我也可以让自身的成长,有足够的参考资料。

在这里,我记录下自己生命的种种不堪,也记录下生命的高光时刻。

记得最不堪的,就是有这么两次:

一次早晨醒来,我发现自己的右手臂突然不能抬举,不能用右手穿衣服,不能用右手板书,不能用右手拿餐具。那一天,是我五十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日子。那一刻,我难受得想哭。但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用左手在黑板上板书,告诉学生:老师践行自己的座右铭——自信自律助人——老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足够的自信,担当起自己的天赋使命!

还有一次,就是新学期分教材作业本,持续的劳累让我吃不消。一次,我在一个车库里,一个人清点作业本,等我站起来的时候,突然感到心脏部位撕裂一般疼痛。不能走动,不能说话,不能拿手机拨打电话,那个时候感觉就像是走到了生命的劲头,无助到让我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直到过了一段时间,状况缓解了。我记录下这一刻,不再对自己的身体马大哈。在分发作业本和教材的过程中,我更多引导年轻教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用手机拍照发工作群或说些表扬激励性的话语。发现借助团队的力量,一切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普通教师,所谓的高光时刻,无非就是心无旁骛砥砺前行的日子。这样时刻中,触动我心扉的,也被我通过叙事记录下来了。

一次是2016年暑假过后,秋季开学,五十岁的我,已经六七年不送毕业班了突然接到学校安排让我送毕业班。我知道,学校如此安排有不得已处,没有找领导讨说法,而是集中精力克服自己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困难。

当时,与我同学科教同年级的孙翠苗老师,不仅是备课组长,还是文综组主任,更是连续送六年毕业班的优秀教师。我向孙老师坦诚讲了自己的困难,孙老师悉心指导帮助我。鉴于额外指导我耽误孙老师时间,而且对于一些上课的细节我还是把握不准,于是我提出:先听孙老师一节课,然后自己再上一节课。听了这个想法,孙老师一口答应。

这样,在同一个教学班,孙老师只要上课,我每课必听。课前准备、课后辅导学生等我都认真观摩研究学习,遇到困惑的问题,就向孙老师请教。一个学期下来,听孙老师五十多节课,请教问题达上百个。听课记录,写了满满的四本,关于听课的叙事文章就写了二三十篇。

孙老师比我小十来岁,我真诚的称呼孙老师“师傅”。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像我这样听课学习的只有我一个人,我用每天的学写叙事支撑着自己,认真记录着每天学习进步的点点滴滴。我从孙老师那里,不仅学习知识,更多的学习驾驭知识的情怀和教育管理的艺术。我把这个素材,写进教育“不忘初心”征文中,在《今日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期末学校评选最美教师,“师傅”孙翠苗老师被评为校级最美教师,我被评为级部一级的最美教师。

再一个高光时刻,就是在叙事者团队,做线上分享。

一次分享,就是关于读《论语别裁》的,分享原因是我在学写叙事中,内容常常与诵读《论语》有关,另外《中国教师报》发表了我一篇诵读经典故事为主的文章《从三到万》。很多分享者,要么名师要么专家学者,他们分享的时候常常说没有来得及准备,但他们分享的内容都很有意义也很有趣。说实在的,那次分享我用了一两个月时间做准备,而且全程都是念稿子,就是念的那篇稿子也是修改了十来遍。从那以后,我觉得自己与卓越者的差距,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行。

再次分享,就是不久前我在叙事者群分享了“我与叙事者”的成长故事。准备了大概有一个多月吧,每天都在写与这方面有关的稿子,一个多月写了有好几个版本的稿子,就是自己觉得比较好的稿子,也是每天都修改一次乃至两次,就是分享前的一刻,我还在修改。虽然,我分享的内容,在其他叙事者眼里微不足道,但是在我这里已经是最好的了。

通过分享,我的叙事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心灵对话,更是站在一个与读者分享的角度去写。这种准备中,无数次审视到自己做人做事和写作方面的不足,更多看到周围优秀他人和书本上人物的闪光点,更多看到自己需要提高和弥补的地方,看到了自我完善提升的方法方式,更多感受到叙事者团队志同道合者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懂得了今后如何更好的做人做事和学写叙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