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774:教育教学前行话“冻土”

(2019-11-25 15:43:3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774:教育教学前行话“冻土”

——自我完善提升札记

问津冻土。

地理上,看到冻土,源于青藏铁路的修建,那里有高原冻土;源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因为那里纬度高气候寒冷,北部平坦的地方,存在大量的高纬度冻土,所以修建大铁路靠近南部纬度低地势崎岖的地方。

修建,一般特别注重地基的坚实。冻土就不然,气温高的时候会融化发生融沉现象,气温低会上冻体积膨胀俗称冻胀,这对铁路路基都是一些不良地质因素。

冻土,就这样为铁路施工制造着难题。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宁愿选择在崎岖不平的山区,也不愿在有冻土的平原地带,就是无法解决冻土这个世界级的大难题。

再次重新认识冻土,源于对于三江源湿地的解读。有个中考题,问及三江源湿地存在的有利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下面有冻土层,减少水分渗漏,与纬度高蒸发量少、地势低平排水困难,一起成为三江源湿地得以保存的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让先行官如此受挫,冻土给我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冻土的存在,很好的保护了上面的湿地,湿地是“地球之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冻土在我心目中又多了不少好印象。

我觉得自己对冻土的认识还很肤浅,于是上网搜罗有关冻土的知识。

青藏高原修建铁路,攻克了高原冻土上修建铁路世界级难题。科研工作者,历经四十年的考察实验探索研究创新,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支撑起青藏高原铁路这一世界瞩目的综合性巨大成果。青藏铁路建设,很多项内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冻土上修建铁路,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和样本。

继而学习有关冻土的知识,看到词条中有解释:冻土,分为短时冻土和长期冻土两类。短时冻土,包括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或半年内的冻土。长期冻土,一般指一年或两年以上乃至更为长久时间的冻土,长久性的冻土有的达到数万年。

想起小时候,到山坡上,梯田里或者麦田里,这样的冻土并不少见,只是它们都应该属于短时冻土罢了。以上对铁路修建和湿地形成有影响的,主要是指永久性冻土了。

东北平原的冻土层厚度一般在两米左右,青藏高原冻土层厚度一般在几十米至上百米。

青藏铁路之所以建设成功,就是因为有四十多年实验数据的积累,这些数据中,由人力物力的投入,有科学技术实验的攻关,有对相关领域成功经验的学习借鉴,有每个团队成员默默无闻的持之以恒的努力。

因为下面的冻土会发生融沉和冻胀等不良地质现象,所以青藏高原铁路路基,主要问题是温度变化对路基的影响。有被动保温转向主动保温,成为维护青藏铁路路基稳定的重要举措,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和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保障了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营。

植被与多年冻土处于一种平行发育状态,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具有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和意义。

教育教学这辆高速列车,也是建立在具有冻土层的地表之上的。如何保持不融沉不胀冻,如何保持地表下的冻土系统,处于一种相对恒定的状态,才是保证教育教学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收集大量丰富的多层面的学生成长案例和成长环境,是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关键。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从理念和具体方式方法上,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方式方法以及理念,不能仅靠书本知识,更需要每位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获得真知,在自己创造性的完善提升中达到行知合一,为教育教学宝库贡献属于一线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拥有大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拥有所有优秀文化武装起来的教师,才是保障冻土基础上的路基相对稳定的根本,既有自身优良素质又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习惯,教育教学的高速列车,才会风驰电掣地行驶在正确且稳定的轨道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