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1773:三十岁的凉亭
(2019-11-24 19:19:2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1773:三十岁的凉亭
学校新建了综合楼,与十年前建的综合楼一起,组成了新的教学办公实验功能室场所,原来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一个拆字,已经标注好了。被拆的四栋楼靠近行人的一侧,已经竖起了防护栏。与这些一起被拆除的,还有实验楼前小景区里的凉亭。
三十年前,这个凉亭初建。我24周岁,正在北侧的教学楼上上课,那时是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老师。上作文课时,透过三楼的玻璃窗,看到下面景区里工人们正在建凉亭。课下,写了一篇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下水文,就写建凉亭状况的,读给学生听,觉得有生活气息,学生也感兴趣。
凉亭东西两个对称,中间有个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雕塑。后来,小景观区里,有了曲槐,有了一串红、木槿、丁香、雪松、木兰、桃树、石榴树等。我曾经在学校住十几年,这里就成了我休闲时最好的去处。
每逢学生毕业季,师生们都在这里合影留念。
第一次在备课抽查受表扬,与写下水文有关。第一次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受表扬,与指导学生作文获奖有关。校园里,有很多东西成了我笔下的素材。那株石榴树前,李忠汇老师教我如何观察,教我描写的顺序。后来我写了一篇小散文《石榴花》发表在《淄川日报》上。
凉亭的西侧,是一条两旁长满高大法桐树的甬路。那些法桐,都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亲手栽下的。大概栽树的老师,还想着哪棵是自己栽的。甬路的西侧,曾是我们的宿舍。我曾经写了一篇散文,描写了住在这个平房里的惬意的生活,令阅读者心向往之。
十八岁淄博师范毕业参加工作,至今有三十六年了。这三十六年里,有凉亭相伴的日子便有三十年。
有了凉亭以后,我心里真的觉得校园如同花园公园一样美了。看到美术老师领着同学们在这里写生,看到同学们无数次经过这里到南边的实验楼做实验。一次次经过这里,很多时候疲惫都被周围的美景给淡化了,于是一个更加开心愉悦的自己展现在人们面前。
有了凉亭的校园,便有了不一样的美丽。
在这样的校园的办公室里,业余时间读《猎人笔记》,读《百年孤独》,读唐诗宋词元曲重点读李杜诗苏辛词。在这样的校园的甬路上,一遍遍走着,默诵着《离骚》。在这些的校园的办公室里,在业余时间,抄读着一本散文集,偶尔也写些豆腐块一样的散文发表在区县的报纸上。很满足,很受用,很陶醉。
这个凉亭,就是我笔下的醉翁亭,只是我没有陆放翁的酒量,更没有陆放翁的才高八斗,相同的只有笔下的醉感。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把这凉亭与凉亭有关的一切忘掉了,忘掉得如同熟视无睹。
直到看到凉亭要被拆除,一切都不复再见了,想到应该留下点什么,为了曾经的岁月。不管是应该继承的,还是应该摒弃的,这毕竟是曾经努力活过的模样。
三十岁的凉亭,给我留下过无数美好的回忆,虽然这种美好显得那么青涩。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我,应该给我工作的地方或教过的学生,给生养我的热土,给我的亲朋好友,留下什么美好的东西呢?这是我应该努力思考的,更是我应该认真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