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706:鼓励提问、质疑、讲述

(2019-10-16 15:05:1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706:鼓励提问、质疑、讲述

    把教学比作一个舞台,舞台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应该展示更多,或者说有更精彩的展示,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思路,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和途径。

一、感谢学生提问

2005年左右,我教昆仑中学2004级的同学,王长乐同学站起来提问,我解答完后,他非常有礼貌的说:“谢谢老师!”

“老师也感谢你!”我接着回应道。

“我感谢老师,是因为老师让我明白了这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要感谢我呢?”

“因为你帮助老师知道自己的困惑,老师通过你的提问,也更多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状况!”我这样解释。

“奥!”

这是我第一次,诚恳地向主动提问的同学表示感谢!这种理念,也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二、提问加奖励分

时光到了2016上半年年,为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问。班集体搞“加减分”制度,我在提倡创建“自信自律助人”课堂的同时,制定了16条加奖励分细则,其中一条,就是提问一次加奖励分一分。

这次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动,将主动请教问题,作为一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当时推动这项工作的班主任,是王翠和邵文两位老师(我教学班的两位班主任)。王翠老师,当时是2015级的级部主任,全级部都在搞这种活动。

最初很少问问题的同学,主动从教室所在的三楼跑到一楼我的办公室问问题。起初,同学们鲫鱼过江般提问,我忙于应付。很快,我发现了教育教学的契机:通过师生一问一答,一种课堂上没有的教育教学机会诞生了。我把握这种机会,精神准备答题,并设计相关的提问让学生再答。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我再提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跑一趟腿收获挺大的。

记得王老师准备了一张行为习惯加分表,学生每完成一个提问,都可以回去在上面加上一分。事后,王老师告诉我:“奖励分高的有糖果吃,而且站在讲台上吃!没有奖励分,或者奖励分低的,就坐在座位上看!”听了王老师的高招,我似乎看到没有奖励分或奖励分低的窘迫,我也就明白了学生纷纷找我提问的原因了,我凭借着学生的热情,让教学状态呈现一种较好的趋势。

20162017学年,我改教初三两个结业班。

这个时候,初三级部并没有引入这种“加减分”机制。我只是在我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给学生加奖励分。除了提问加奖励分一分外,更加进了一步,就是发现老师或教辅上的错误,加奖励分2-5分。

奖励分,这次没有诱人的糖果,但由于我的坚持,加分成为一种荣耀的事情,被扣分成为一种应该感到脸红和羞耻的额事情。

每次被加分或者扣分,都会给学生讲明理由。

每次,我都感觉,向最初王长乐同学站在我面前一样:“老师,你为什么给我加分(或减分)?”

三、录制精彩发言

午自习值班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有随便说话的情况。让学生养成闭嘴的习惯不好,时间长了,往往缺乏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让学生随便说,也不行,影响自习纪律,也样成一些随便的坏毛病。

2017级两个班的同学,从初一开始教他们,陪他们走到初三了。学生的各种素质和好的行为习惯,是自己看着一步步提升的。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直是我在探索的问题。课堂上下,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看了同学们写的作业分析,我感到是时候给同学们提出更高要求了,虽然学生有些怵头。

孙明铄、孙艺翡、徐文凯、王佳栋、李宗岩、卢延澎、赵长新、陈敬迪、胡敬旻、张仕昊、王鹏程、贾鹏程、赵津逸、孙鑫阳、王孜丞、张鑫泽等侃侃而谈,虽然思路有些疏漏,他认真准备不会有问题。没有强迫的意思,只是给同学们一个展示的舞台,给更多同学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一种学习的样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