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53:渐入教学佳境
(2019-09-05 20:45:4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653:渐入教学佳境
自己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何引导激励学生,是教师永远的必修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教有用,可以防止落下内容!学生只看思维导图,并不明白怎么复习。”孙翠苗老师说。
“我用这个思维导图给学生讲,也用这个图提问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懂。”我感觉孙老师说到点子上了,“一节课,总不能保证不遗漏,容易将某部分内容讲得多了,另一部分内容少了或者干脆没有讲。”
“我也常有遗漏的,下一节课就补上了。”孙老师说的是实情,我曾一直坚持听孙老师的课,每节必听,大概坚持了一个学期。
“我这节课如果遗漏了部分内容,下节课想补上,往往会影响到下节课内容学习进度,所以就用一个思维导图,管控自己的教学流程。”通过与孙老师的交流,我更明确了自己千方百计设计这个思维导图的真正目的。
孙老师给我看了育才中学设计的复习要点,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得到,可谓滴水不漏——那是让学生自己看着独立完成的,与我这个看着管控自己教学流程的思维导图是不一样的。我的这个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理清教师的教学思路。育才中学的,便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技能。
我把自己的教学思路看得很重,实际上想让学生通过解读教师的思路通往更好学习状态和境界。一个思路的设计,经过好几天六七遍修改,我也觉得值!我也是想通过这个思路的设计,让我的教学有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亮点。我想通过这种设计,扫除自己教学倦怠的迷雾,让地理教学走向一个健康乐观智慧的境界,也是让我的人生走向一种更美好的状态。
课时作业
上个学期中,我就羡慕极了某学科的课时作业。
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课堂上十几分钟的作业,都能得到巩固或培养锻炼。学生通过做可课时作业,能及时明白自己掌握的状况,能及时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学习状态调整。
“我想设计类似其他学科的课时作业,不知道怎么样?”我征求孙老师的意见,“我曾经有个想法,就将思维导图中涉及的问题,设计成课时作业,让学生通过‘写’更好的理解记忆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仔细阅读这些练习题,似乎回到了三年前与孙老师一起送地理结业班的时光。中考真题与初一初二的训练题已经有区别了,这是思维品质和韧性方面的,我这样在课堂上给学生表述。不再是初一初二的训练题看了书就会,或者脑子一灵光就解决问题。如果初一初二是助跑后的起跳,那么初三则是百米跨栏,每个题都是基础知识上的灵活应用,稍稍想找省劲可能就落入了一个思维的陷阱。
也许就是这个特点,初三地理不开新课,却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发现许多新问题,看到自己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探究才能进步的所在。
因为是百米跨栏,不断挑战自己才能过关。所谓这种课堂上的讲评,不是等学生都做完了再统一答案,而是做过三五个或者一两个六七个题以后,及时统一讲评,让教学过程张弛有度反馈及时,小梯度及时节段性反馈,比密度大的统一性反馈,更容易让学生识记和理解。
管理乐章
我将对学生的引导激励,说成是管理乐章,就是不让自己和学生陷入一种乱了章法的泥沼不能自拔。
克服自己教的倦怠,需要一种经典文化的沉淀,也需要一种艺术修养的支撑,更需要体质体能需要的必需锻炼。或抻筋或脊椎经典运动,或练双盘修禅定或诵读经典,都是每天的必修课。
将自己身心练得柔软了,时刻保持向周围优秀他人学习的赤子之心,才会渐入教学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