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617:一锅叫考试的“疙瘩汤”

(2019-07-31 22:43:23)
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NO.1617:一锅叫考试的“疙瘩汤”

疙瘩汤好喝,要面疙瘩不大不小,适当的盐分,还要搭配可口的蔬菜叶。

今年继续教育考试,遇到的顺利磕绊喜与忧,经过记忆与思想的搅拌添火升温做熟,就像是一锅疙瘩汤,也挺好喝的。

“没问题”与“有问题”

今年的继续教育培训考试,与往年不一样。

张成双老师讲,这次作业内容,好像是不看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做个差不多。不过我这个差不多,就比张老师等年轻老师差了不少,比以前自己做类似的作业题总分数也低了,只得了24分多一点,以前作业总分在27分以上。

习惯了不去计较分数,竟然也开心。

“考试没有问题”,张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

直到考试前一天,我才意识到,我是有问题的,即无法从书中及时找到答案。本来想不看书的,在考前一天,用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看书,整理了一个内容提要和几个关键句子,写在两页三十二开的纸上。

因为一时的大意,就是登陆的账号和密码都没有记清楚,没有记清楚的还有网页的汉字名称。才有了726日选考场时的焦躁,让女儿妻也跟着着急帮忙,最终没有选上。728日重选,看了张道亮老师传上的页面,明确了网页名称,在下午最热的两三点钟,到学校查对密码打印准考证。

想到一次考试因为迷糊找错了考点,差点因为迟到进不了考场,于是决定多拿出些时间来。十一点半考试,计划九点半就从家里动身。因为坐公交车去,最少要倒一次车,等车耽误时间,往往会导致误点。早晨看到天气预报说当天“多云”,不禁庆幸“天助我也”!

正美美规划着进城的一天,九点钟接到学校办公室主任王长发老师打来的电话,需要用我拿着的教师订阅杂志收据,且不能挪到下午去办。

九点钟,我匆匆吃了做好且凉好了的早饭,步行往学校去,当成了一种锻炼。好在原先计划中时间比较宽裕,往后推半小时也就没问题。假期里,做着躺着的时间多了,走路的时间少了。王老师的一个电话,让我想起该多锻炼一下了。

赶考中的“每事问”

在通往淄博理工学校(考点)的汽车上,也是为了确定所做的公交车准确无误,认识了同样坐车的梁道文先生。

他今年58岁,挂职在张庄村做第一书记。因为问路,我们有了更多交流,谈到了几位教育领导老师,是我们共同熟悉的,也就有了更多话题。他谈到了自己正在弄张庄村村志,到淄博十中参观校史建设,提到了孙兆举老师的默默奉献付出。

进了淄博理工学校的大门,考场所在的居正楼,竟然没有发现楼上的相关标志,直到问了一位老师才得以确定。到了四楼,也是问了一位老师才确定自己考场所在。

孔夫子入太庙“每事问”,我是为了确定考场、考试事宜和乘车线路“每事问”,这大概就是圣人与凡夫俗子的区别吧。

我登录准备考试了,系统提示我没法考试。又问身边的老师怎么回事,那位老师回答“不知道”。大概他不会想到,每个人都扫描了准考证上的二维码,而我在没有扫描二维码的情况下就先登录吧。监场老师没有责怪我的马大哈,大概看我满头白发吧,立即给我补扫了二维码。

我这每事问,还有更大的尴尬。我向一位的哥询问去淄博理工学校坐哪辆客车,的哥热情告诉我“我送你去”!我问了价钱回答“八元”,在坐车上比较抠门的我只好说“我想坐公共汽车去”。只要时间来得及,我才不愿意打的多花钱呢!我就是这么抠门,辜负了那位热心的司机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也发现烈日下喜欢走路的,像我这样的的确是稀缺得很。喜欢晒太阳的我,也觉得难受了,从路边小摊上买了一瓶矿泉水,多喝水多出汗防止中暑。

因为我有了五六个小时的看书和整理笔记,卢乃君老师也给我提供了书面参考答案。我竟然用了二三十分钟时间就都做上了 ,后来一查成绩61.5分,比去年45分进了一大步,当然有个客观原因,今年题比较好做,老师们普遍得分都高。我第一个走出考场,其实在我之后大家也相继走出考场。这种小小的阿Q式的胜利,冲淡了“每事问”给我带来的喜与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