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615:做一个有成长故事的人

(2019-07-29 21:13:0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615:做一个有成长故事的人

写好教育叙事每日一文,成了我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三年多来,每个日子里的坚持,多了一个自我审视主动成长的过程。

在向善向上中,努力做一个有成长故事的人。让教育叙事写作,滋养并助力自身的成长。

寻找有感觉的故事

不是所有有感觉的,都可以写成故事。也不是故事能够呈现一切感觉,得是有对自己和他人有教育意义的那种。

这个寻找有感觉的故事,得益于自己跟高老师学画。

一个看到高老师的写生本,羡慕的同时认真欣赏起来,大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好高老师从身边走过,说:“外出写生,就是找到一些让自己心动的事物或景观等,快速临摹下来。这些写生的内容,可以成为以后绘画创作的一部分素材,甚至成为一幅画的主体部分。”

高老师的一席话,不仅指导了我怎样临摹或写生,而且启发我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文章。想想自己哪些发表了的文章,都是引用或借鉴了叙事教育每日一文中的细节或者理念。

每次学画,虽然绘画的过程艰苦曲折,但是画完以后,都有一种小成就感或者进步提升感。教育叙事写作,也是如此。记得一位了解我的同事,曾告诉我:“赵老师,你每次写完一篇文章,脸上都会有一份洋溢着的喜悦”!

教育叙事每日一文,坚持三年多了,吃尽了苦头,收获的快乐也与付出的种种辛苦成正比。

特殊情况下,没有完成每日一文,我会寻找机会补上的。

写作的过程,我看到自己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感受到我叙事能力的提升,间接促进了我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让我更接近读懂了生命的本真。要返璞归真,首先要懂得生命的“真”之所在。

你画的人物里有故事

按照绘画老师的指导,假期里我开始临摹自己有感觉的画。

一套《芥子园画谱》在手,翻来翻去,对其中关于人物的写意画闯入了我的视线。聊聊几笔,把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些以前没有引起我注意的人物写意画,竟与自己的人生体验产生着一种强烈的共鸣和交流互动。

我看到写意人物有趣,就临了几个,拍照后传到我的QQ空间相册里。老同事房老师称赞:“赵老师,比起你画的牡丹,我更喜欢你画的人物——你画的人物里有故事。”

我仔细一想,在临摹这些人物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人生体验。可以说,这些人物虽然是临摹的,却有着我人生的影子。

十一二岁的颖颖也在不断考赞我“画得腻害(厉害)!”颖颖是我三哥(连襟)三姐家的孙女,这个假期竟然成了与我相互鼓励前行的朋友之一。我回复颖颖:“感谢你颖颖的鼓励,我继续努力!”颖颖也在坚持每天默写自学的古诗词,练习毛笔字,并把练习内容上传,我也及时点赞并说些鼓励的话,颖颖的毛笔字的确进步很大。我双盘着听着经典诵读,心非常静也净。我把一卷《芥子园画谱》放在身边,稍微有些走神的时候,就专注看其中的人物画。慢慢解读着一笔一画的意义,慢慢走近人物的形体状态和心灵深处。

教育叙事中,有一种文字之美表述之美;绘画中,有一种形态之美、线条颜色之美。蔡元培先生说:用美育取代传统意义上宗教承担的思想教育任务。我把文字之美、叙事之美、线条之美、颜色之美和形态之美,作为一种信仰和精神追求。我不期望超越他人,我努力超越自己,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这种种美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丰盈充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