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613:借先生慧眼看《论语》文化

(2019-07-28 11:49:0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613:借先生慧眼看《论语》文化

——读《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笔者正痴迷的坚持了“讲习《论语》诵读心得感悟体验”,蔡元培先生曾经反对尊孔,是不是我与蔡先生的理念有着明显冲突之处呢?

手捧《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我从字里行间揣度着先生的意思,努力寻求一种学习前行的正确之路。在1912211日出版的《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上,刊载了蔡先生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写到“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孔子之学术,与后世所谓儒教、孔教当分别论之。嗣后教育界何以处孔子,及何以处孔教,当特别讨论之,兹不赘)。”

蔡先生讲孔子与弟子子夏的言论,与法国(蔡先生激励倡导国人前往的留学国家)的博爱主义相合。1916年在法国都尔斯出版世界社编印的《旅欧教育运动》中,蔡先生撰写《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329日)写到:“孔子又尝告诫子游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又曰‘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其他如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张横渠言‘民吾同胞’,尤与法人所倡之博爱相合,是中国以人道为教育,亦与法国为同志也。”

我捧读《论语》,也觉得《论语》文化和所谓的孔教与儒教有着很大的不同。孔教与儒教,从《论语》中摘取了一些篇章和内容作为自己的教义,与整部《论语》旨趣不可同日而语,如一个农民指着自己种的地就是整个大自然一样。为了有别于尊孔、孔教和儒教,我将“《论语》诵读感悟认识体验”,归结为孔子文化或《论语》文化,与以上内容区别开来。

也许有人讲:你一介草民,如何妄言。我这样说的根据,可以从《论语》中找出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中语句),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否定了一切属于纯粹属于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个人见解的东西。“述而不作(《论语》中孔子语)”,孔子再次表明自己只是一个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而不是创造者,具体而言是孔子传承了他之前的三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孔子在传承中,可以在语言文字上有所润色,却不是个人独创。

古今中外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利益他人社会而不是危害他人社会。我们看蔡先生在南开学校的演讲词就知道这一点,《在南开学校全校欢迎会上的演讲词》演讲时间是1917523日,记录人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周恩来,发表于南开学校《校风》第67期(1917530日出版)。摘录如下:“贵校董严先生于旧道德素称高贵,而校长张先生又属基督徒;而二先生绝不因己之信仰强请诸君以为从。校内各会会章不一,入会纯属自由择选,无丝毫信仰之束缚,此中自由足为未来之道德开一新径。吾甚愿诸君守此勿变,以养成此中优美之习惯焉。”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我的系列过于诵读经典感悟的文章,在各级报刊上得以发表。正是这种文化自信,在顺境逆境中,支撑着在学习中努力前行,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等人生的各个方面层面,因为点滴且持之以恒的改善提升变得更加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