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32:人激志则弘?
(2019-05-18 21:48:3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532:人激志则弘?
——我看教育格言
英国首先丘吉尔,曾经是个大烟鬼,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他勇敢担当起了抗击德国法西斯保家卫国的重任。一个25岁的花花公子,因为受到了自己仰慕的一位女士的不理睬,发奋学习终于成了名著名化学家,赢得了女士的青睐和世人的尊重。
似乎是环境越恶劣,越不受人待见,一个人越能发愤图强,正所谓“人激志则弘”!现在真是这样一种状况吗?笔者以为,情况正好相反。
文化环境在变
现在作为一名教师,面对“00”后的学生,明显感觉家庭条件优越的反而更自信自律,那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反而没有了斗志。
分析一下具体情况,也就不难理解:现在国家政策好,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一般家长素质和文化水平较高,对子女产生了耳染目濡的正面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一般家长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薄弱,在家庭文化氛围上已经输了一节。另外家庭条件好的,一般都给孩子报了特长班和文化辅导班,他们的子女得到了更多文化教育资源,有了更多学习和发展平台。家庭经济不好的,往往就没有这方面的投资,学生很多文化潜能挖掘受到了限制。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讲一些“人激志则弘”的励志故事。如某个艺术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年学徒的时候,师傅曾守着众人说:“我不相信你会有出息!”因为要学出个样子来给师傅看,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有所成就。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感激师傅当年用了“激将法”,每每提及此事都要感谢师傅当年一句“我不相信你会有出息!”
那时候,听到被人说一句“你没有出息”的话,一般都会有发愤图强的想法和行动,而且大多能坚持下来。回想那个时代,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往往有不错的文化背景和良好行为习惯。一旦条件或政策允许,他们就会脱颖而出。他们就像是春天里的小草,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上面有一块巨石压着,他们会爆发出惊人的毅力,从石头的缝隙中茁壮生长出来。
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子女,一般要去到农村或工厂,干一些比较苦比较累的活。孟子曰:“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现在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也不愁吃穿,没有了上进的门路就沉迷网络游戏自娱自乐,找工作拈轻怕重却希望得到更好待遇,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他们需要的是引导激励,而不是打压和羞辱。
更需倾听理解
以前文化环境相对简单,家长与子女、师生之间,也有不小的代沟,但沟通交流理解的障碍较少。现在信息时代,媒体众多文化多元,看似机会多多,实则陷阱障碍也成N倍增长,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没有定性的年轻人,更多处于人生的沼泽地。伸手拉他(她)们一把,不一定能让他们走出来,但是给予“打压”则会让他们真的不堪重负。
读毕淑敏老师的《男生我大声对你说》,其中一个案例《你究竟说了些什么》,让我反复读了多次,某种共鸣让我陷入一种沉思。
我们先来一起重温一下这个故事:
主人公阿伦,是个高三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填写了“清华大学”。自己的班主任因事请假,负责代理班主任的老师,先后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就你这德行也想报清华,你以为清华是自由市场啊!”第二句是,“这样的报考单送到区里做摸底统计,人家会说老师没有教会你量力而行。”第三句是,“就凭你这样的学生还想为学校争光,那我就大头朝下横着走!”
老师说第一句话时,阿伦觉得士可鼓不可泄,于是反问老师“怎么了,清华就不能报了?”可见现在的学生,比较有主见,虽然他们的主见看起来很稚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学会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打压不仅不能让他们脚踏实地,还常会伤害到他们有主见的自尊心。
老师说第二句话时,阿伦想到了老师挖苦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以忍气吞声。可见,学生对老师在激励自己方面是多么的失望。现在学生受到的历练,莫过于老师和父母的打压了。这些让学生感到狂轰滥炸的打压,除了让学生感到麻木外,几乎没有什么正面作用。
老师说第三句话时,阿伦已经处于一种情绪失控状态。这种失控,不是对教师进行攻击,因为教师的话产生一系列怪诞的联想开始哈哈大笑。大笑以后的阿伦,陷入和一种无法自拔的绝望。他不能保证考上清华看老师大头朝下横着走,也无法将这个明显有蔑视意义的评判从心头推开。阿伦受到打压后,沉迷于游戏,从另一个方面看到了打压的副作用之大。
本来学生期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支持希望、智慧和力量,看到教师自以为是的讽刺挖苦。老师这种看不到学生身上闪光点,也深深影响着自己评价的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努力学习上进产生绝望。
阿伦在填报了志愿以后28天的时间里,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每天除了五个小时的时间吃饭睡觉之外,用18个小时打游戏。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能量,因为代理班主任的三句话,这些能量都消失在网络游戏中了。孔子曰:君知臣难,臣知君不易!一言可以兴邦;如果君主仅仅迷信自己所说的话,那么一个邦国可能因此毁掉。一个老师不经意的三句话,差点把学生推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终阿伦在毕淑敏老师那里,完成了一个自我纠正。总结一下,有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个重要原因是:毕淑敏老师虚心向阿伦讨教网络游戏的知识还做了笔记,显示了教师对学生人格和学识思考等的最大尊重。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毕淑敏老师祝福了阿伦通过游戏为国争光的想法,还表示了对那个老师过激行为的愤慨,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毕淑敏老师,让阿伦感到了赏识和理解,主动放弃了网游回校复习功课,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毕老师的这个典型案例,让我思考自己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好老师。
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激励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时处处都在关注和欣赏自己。老师的这种信任和欣赏,会变成学生成长中的光和温暖。有了这光,学生就会努力前行不会迷失方向;有了这温暖,学生就会时刻感受到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前行。
作者:许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