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30:牡丹花不再“小气”

(2019-05-17 08:03:5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530:牡丹花不再“小气”


    今天汇报的《论语》内容,有这样两章,关键词是“君子不器”和“先行后言”。


“君子不器”,就是不管是“大器”还是“小器”都是要不得的。人生的修养,从不小器开始,慢慢变得即使大器也不是一种桎梏。


拥有悲悯的情怀,“为而无以为之”才是仁者真正境界。真正的修行,是从小器到大器,再到不桎梏于器。


那就从我学画写意牡丹如何变得不再“小气”开始,两年的学画过程,也算的上是“先行后言”了!


“这花头,画得有点小气!”这是高老师给我的评价。


高老师没有贬低我的画的意思,实际上这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评价。用目光巡视一下周围每个人的画,最小气的就是我的了。花瓣小花头小叶子小,唯有枝子显得有些力度。


在我的记忆力,我在方格本和演草本的反面写过很多作业。那些作业,很多都是老师给得了甲+或甲的。那时,我就知道学习好孬,不在自己的文具档次的高低。


现在我不会不舍得花纸张或颜料的钱,当落笔的那一刻还是极为小心的。我的这一笔落下去有意义吗?别糟蹋了画纸和颜料!这种潜意识在作怪,每次落笔的时候,能画小就不画大。写意画中,牡丹常常是富贵气象的。我笔下的牡丹,更像是月季花,显得比较小家子气了。


妻子画的牡丹,与我截然相反,每次落笔不管是用颜料或是花瓣花朵枝叶的形体结构,都显露出“大户人家”的气派。高老师和同学们说:“你们夫妻两个绘画的风格相互靠近一些,就都比原来画得好了!”


一两年的学画时间过去了,小气一直是我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我欣赏妻子的画,她的丰满的牡丹花给容易抑郁的我看了心头轻快了不少。有时,干脆就将她画的牡丹花挂在客厅里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不管是吃饭或闲坐着还是躺着,只要抬眼就能看到。


我曾经一度以为这种小气与禀赋有关,我甚至有过无法改善的念头。很长一段时间,我迷恋上了画竹子,我觉得自己笔下的竹子比牡丹花头更接近老师教的。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这种富贵是以其道得之的,蒋大为唱的“谁不知道她历尽贫寒”,正是牡丹有责任有担当,让我笔下的牡丹有了一种寄托。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状态。学习牡丹不怕贫寒的历练,成了我坚持画牡丹的一种精神支柱!


画了二十多年牡丹的高老师,是循循善诱的。同学们的进步,高老师的引导激励,让我努力朝前奋进着。“我每周要画二百个花头以上!”高老师的这句话,就像是一颗深水炸弹,让看似波澜不惊我的心湖,引发了一种由内及外的激荡。


“要把纸画满!”高老师的话,激励我锲而不舍地画下去。一张不大的画纸上居然画了三十个左右的花头,这样每天画一张就可以达到每周二百个花头的标准了。“不停地画!疯狂地画!”在老师的引导激励下,我感觉画牡丹花头的感觉渐渐找到了。


两年来,我学画牡丹花头一些感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


学生有问题,教师就指出来,学生不是立即就改正。很多时候,学生的不改,也如同我无法改变画牡丹头的小气一样。教育需要一个浸润的过程,如果操之过急,就会拔苗助长。学会静待花开,是教师必须要修炼的基本功。这种静待,不是不作为,而是让自己的努力,与不同类型气质同学的成长有更高的契合度。


每次认真付出、高质量的陪伴,也都是教师自身生命完善提升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