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05:管是为了不管

(2019-04-25 14:50:15)
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NO.1505:管是为了不管


——管窥身边的管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用自己的话说,教师或家长的引导激励是为了将来不用引导激励,学生或孩子自己就能身心健康茁壮的成长。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为了不管。


今天看到校长说累,因为他要应付各种检查,要造各种与学校实际工作没有太大关系的档案,要做许多《校长职责》上没有规定的琐事。


一个普通的教师累,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累。莫名其妙的时候,一件事务性的工作派到自己头上了。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无关,与自己分管的任务无关。


一个在中层领导,要对上负目标责,也要对下负管理责任。


一个学生,每天除了听课参与教学活动外,就是要完成各种几乎不能彻底完成的作业。


一个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也有应付不完的状况。忙忙碌碌中,每个人都感觉累,感觉迷茫。什么时间,来梳理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以前很少做过这样的事情,一切都凭着自己的习惯和感觉,美其名曰“顺其自然”!


除非有一天,在某个问题和某件事情上,突然“卡壳”了,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这应该是一个人的自我管理出现问题了,有时间管理方面,有情绪管理方面的,有策略管理方面的,有细节完善方面,有关系梳理调节方面的,有人事管理方面,有财务管理方面的。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也如此。


我是一个对管理很懒散的,管理也懒得理我,直到有一天我不能再这里脱离优质管理厮混下去了。


我开始翻阅古今中外的经典人文著作,反复的阅读中,这种人文经典著作的核心,就是对自我乃至整个团队管理的论述的。有生动的事例,有精辟事理剖析论证。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情况不一富有特色的学生,每天都面临着一种符合面对和这样管理的问题。有人说,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称为“三分教,七分管”。所谓的基础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管理,有没有管理好的问题。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从表面上看的确比起班主任而言,在管理学生和班集体方面,有很大的轻松。除了与自己课堂活动和学科教学有关的,其他自己大多不用操心。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任务,就是每个教师都是教书育人,实际上与教育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每个任课教师都肩负着“副班主任”的责任。有些小学校,干脆就是一个班主任一个副班主任,而且班主任与副班主任拿同样的“津贴”(工资补助)。


不能不说,有些人在教育管理方面很有天赋,就是他(她)们可以凭借的一种直觉或本能,灵活且高效的处理遇到的突发问题。他(她)们的做法,不是那本教育专业书籍上记载的教育案例,但对于某个班集体或某个同学而言,却是最好的典型的教育方式方法艺术。


在修改前一篇管理方面的文章时,我曾经问我的师傅,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级部领导(中层):“你参与管理,有哪些经验?”


“就是死干!”


一句话掷地有声。“死干”,说的有些土得掉渣,却是一种真实的表达。这种“死干”,是一种遇到困难问题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也是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教育智慧和力量,是抛弃了幻想的努力前行。


其实,虽然有很多教育专著,但是那一本里面都没有写着自己如何具体做,只是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案例和一般规律性的东西,遇到实际问题,还是得自己想出适合自己引导激励学生一起成长的办法。


管理,不应该只是校长、班主任和科室领导的事情,应该是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家长,乃至一切有觉悟的公民小孩子有责任、有义务担当的事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该多一份相互关心了解尊重支撑帮助。


卫国国君曾经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使邦国兴旺?孔子说:君知臣难,臣知君之不易!其实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也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优秀的自我,一个是不优秀的自我。不优秀的自我如臣,优秀的自我如君。君臣,讲究相互体谅理解,讲究相互扶持和辅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