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03:打破写作最后的“瓶颈”

(2019-04-22 15:14:3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503:打破写作最后的“瓶颈”

关于学校励志教育的稿件,许修军校长多次提及,具体到文结构和具体内容,希望组织一个初稿。与张成双老师等,也反复交流过一些想法。励志,可以说几乎成了我们之间相互交流切磋不可绕过的灵魂。

真正落笔去写,却会像是去碰触一个巨大的气球,努力冲上去,却被一种巨大的反作用力弹回来。

许校最近一次,拿着一本《人民教育》,上面有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我们学校情况类似,从整体文化思路设计都是可以借鉴的。许校同时推荐给我的,还有叶斓女士的一篇《紫园花事》,比较轻松且富有教育哲理的那种。

为了拥有活跃的思维,周日凌晨,什么事情也不做,首先看是咀嚼回味《人民教育》中的那篇“范文”,而且同时打开电脑,做好了“临写”的准备。

每天晚上,坚持拿起笔来涂抹几个牡丹花头,再练习着在上面添上枝叶,这是一种思路的有氧运动。绘画水平高低,并不是我太在乎的,最在乎的是我凭借这种练习,让我找到了身心中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我看到多个作家介绍写作经验的时候,都提到绘画艺术。

有了这种好的回味和状态,我开始进入“临写”状态,抬起头地藏王菩萨像就在正前方。有了佛菩萨的加持,我得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方式。这种奇妙的感觉,加上近一年来天天坚持的《论语》诵读感悟认识体验“分享”,让我比较习惯以一种人文角度,去统领所掌握的写作素材。

很多看到做到交流过的一些“素材”,开始构建和充实着我的文章内容。我不知道,这次写作类似文章以后,以后还能不能写类似的文字。我的这种状态,不是自己可以完全主导和复制的。年轻的时候,心中装着许多生动的画面,写作就是这些画面变成文字的过程。现在心中的画面感没有了,相反通过绘画的写作,让我更有机会和能力,去组织这些素材!

早饭前,我大致完成了三分之一内容的构思。饭后,我告诉妻,自己专注做着一件事,不管能不能做好,就是写一个关于励志教育的稿子,等着学校选用。另一稿,有才华横溢的许学良老师完成。因为上了班,就真的没有心思和精力专注于此了。一切其他的思绪念头,都被这个“核心”念想屏蔽了。我想到了小时候的取火镜,将太阳光集聚一点,可以将火柴点燃。

妻支持我,我在书房中专注的读写,抽空选了一幅令自己怦然心动的优秀牡丹画作,用临画驱赶挖空心思带来的焦虑和思路的僵化。

我从字数和整体结构上,觉得大致满意的时候,突然想想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让喜欢写作愿意为此倾注时间精力的年轻人,有一种参考价值。善歌者使人继其声,一个真正善于写作的人,应该毫不吝啬的将自己的感悟与大家分享。虽然现在很多教师坚持写作,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作品。但是制约教师成长的非写作情结,还是在桎梏着教师真正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