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497:教海拾贝

(2019-04-17 14:24:5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497:教海拾贝

教育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不管是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乃至每个同学的成长过程。用博大无奇不有的海洋,来形容教育很得当。每个教师,就像是站在教育大海边的拾贝人。

捡拾一个个贝壳,就是捡拾起一段段故事和美好的回忆。

“禁区”的设置

上次午自习时,张传禹、陈勃睿、王孜丞、王鹏程等同学出来了,两两一组检查“背”知识要点。

牛杭东同学,出来的时候,身子靠在门框上,随时关注着教室里的状况。是我考虑不慎,没有让出来的同学远离教室门口。后来,我让牛杭东同学找到离教室门口远的地方,站直了身子。

这事过后,我心里觉得不得劲,仔细分析哪里出了毛病。反正当时,我觉得不高兴,他也不痛快的。

他是一个懂得感念的同学,我还记得他第一次表示愿意当我的助手的情景,也忘不了他真诚的话语“谢谢老师”也忘不了他他在初一一学年的巨大进步。

有时,作为一名教师精疲力竭的时候,照顾不到学生的个性特征。

今天的午自习,我首先叫了牛杭东同学,告诉他可以再找一个学习伙伴。牛杭东同学挺高兴,我也高兴。我们事先说好了:门口外教室里面同学能看到的地方,是“兴趣”小组同学不能站立的“禁区”。参加“兴趣”小组的每个同学,都乐呵呵地遵守这种约定。

陈勃睿、孙明铄、张传禹等同学又主动出来了。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种品德的培养,教师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

    仔细一想,“禁区”的设置,牛杭东同学功不可没!

“顶”劲变“化”劲

“老师,我上节课没来上课!”上课检查“背”知识要点时,听赵翘楚同学这样解释说。我只是顾着下达检查的“命令”,对她的这种说明感觉不耐烦。

就像是上次孙咨滐同学说“老师,我的作业本忘记带了!”一样,我还是一个劲的强调检查。

上次午自习值班,孙宁煜同学说“我的卷子找不到了!”我也是同样的冒火——“去找别人的试卷抄一遍”脱口而出。

如果说地理素养中包括:因地(自然条件)制宜和因人(人文因素)而异,那么教育要因材施教。这个“材”,便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状态。

我心里冒火时,就是只顾及了自己和多数学生的状态,没有顾忌个别学生的状态。

容易与学生用“顶”劲,就是不够灵活,没有把握教育最根本的问题,被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左右了。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懂得“化”解这些问题,叫善于“化”劲。把师生的这种“顶”劲,“化”成学生成长的动力或动能。

太极拳讲究练“松沉劲”,“松沉劲”练得好,功力自然高。我有练太极拳数年,深谙此道。要练好“松沉劲”,需要用有“淘金黄沙始得金”的毅力和恒心。但逐渐练出“松沉劲”的美妙,一直激励我不断刻苦努力。

我每天坚持读书,每天坚持撰写自身教育实践故事,就是为了练出把握教育契机的慧眼和实力,就是学会成功“化”解教育教学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组合的调整

“老师,1班的陈勃睿考得挺好!”

“嗯!他这方面挺有天赋的。”

记得统计分数时,陈越洋同学随口一说,我也随口一答。再仔细一看,陈勃睿同学得了89分,是班里的最高分(这次1班考得不好,2班有五六个同学九十分以上呢!)。

以前遇到这样的同学,我都是大肆表扬,称之为“地理王子”!因为这样同学喜欢看地理书,喜欢钻研地理问题。后来觉得有些言过其实,转而表扬他的学习方法和爱钻研精神。

教语文的张老师告诉我,陈勃睿不爱说话,不能正常与同学交流!

午自习时间,教室门外有个地理学习“兴趣”小组。我安排陈勃睿同学,给其他两个同学提问题:“按照学习要点,提出难住同学的问题,就是对同学最大的帮助,当然同学回答对了也好!”

陈勃睿喜欢这样的交流,同学和老师也从中受益。

一种优质的教育,有时就是一种组合的适当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