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96:检测“变奏曲”
(2019-04-16 17:13:1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496:检测“变奏曲”
一次“检测”,“检测”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我要求学生认真写试卷分析,自己也要写好“检测”报告。
单元检测“变奏曲”
上周五上午三四节课,这是开学后的第七周了,我进行了一次测试,这是开学后的第一次。
我是认为学生充分充分准备了才考,如看书做题背相关的问题答案。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科目,太短平快学考,便于督促学生理解识记,但容易停留在表面应付上。缺乏了具体看图分析判断表述检测,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做到勤诚恒,至于悟则要看每个同学的造化了。
过犹不及,检测“指挥棒”教师还要用好的。
没有了月考的统一组织,教学进度没有那么紧张了。因为不同的学科之间,不同教师任课的班集体之间,要同时考试就有进度快慢的问题。
每个班级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也是有一定气质属性的,是师生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气质,或随和或慢热或棘型。因为教师主导的缘故,就无形中打上了教师气质的烙印。不是没有学生的,同样的学生集体,面对不同学科不同气质的教师,这门学科就有了不同的气质。
我是慢热型的,我的课堂教学气质也自然打上了这样的烙印。
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适应了这种统一的月考。
这种适应,一种是教学进度要有“弹性”,不至于到时“讲”不完课;再就是,能调整出最好的精力突击阅卷。
每次阅卷后,都是我“放松”休息的日子。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已经不适合我长期坚持了。突然一次的高强度,就有接下来的身心“调适期”。
这不仅是气质问题,也是年龄问题了。总之,都是一种生命特色使然。教育讲生命在场,教师就不能不关注自身的一些生命特色。教师只有善于找到教的幸福感,才能带动更多同学找到学的幸福感。
阅卷难易“变奏曲”
2017级1班先考,2班考完后,徐文凯像往常一样问:“老师,怎么阅卷?”。
“是不是可以帮着我阅卷?”
“没问题!”
他一招呼几个同学主动参与进来。那个时候,我连“参考答案”也没有带,就告诉他们:“你和陈越洋同学统一一下,就是标准答案。若有不清楚的,再问我。”
这两个同学先看了自己的卷子,然后主动要求看1班的试卷。我佩服他们的智慧,比我想象的要好。
现在学生都说作业多负担重,能抽出时间来帮助教师阅卷,不仅需要热心学习能力强,也需要自我学习安排调控水平高。
最近几年来,我精力不济,反而遇到了这么一批能主动帮助老师的学生。考试成绩好的确不错,一个努力学习又乐于助人的品质更加可贵。
这种阅卷大概是第四次了吧。其他几个同学,或参加或不参加,陈越洋徐文凯是一定参加的。
这样的“助教”生涯,在我中小学学生生涯中,有过很多次。比人看来很累,我则非常享受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从这种活动中,获得了从单纯的学习中无法得到的一种锻炼和能力
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我阅卷的压力减轻了不少。那个中午,我几乎没有休息,不知道哪里来的精力。午休和接下来的上班时间,都在批阅试卷。
中午自习(或下午第一节课)后,徐文凯和陈越洋同学,就来看成绩了,徐文凯同学还仔细算了两个班的平均分,看了高分情况。陈越洋看了1班的成绩偏低高分也少,评价道:“他们不用功!(或不扎实之类的话语)”
我感到汗颜,1班的同学聪明的确很浮躁,我一直没有什么很好的对策。
希望,这种成绩上的“不理想”,能够让1班有潜能的同学,在最近几天来一次爆发。
从另一个角度讲,不仅仅是不用功,1班同学地理学习的情商和智商都没有被真正唤醒和激励。这种唤醒和激励,不能用“拔苗助长”法,只能“润物细无声”!
这次一个人看2班的卷子,我幸运感受到,出奇般记住了部分选择题和阅读题的答案,看起来也相对轻松了。要知道,这种情况在我年轻时也是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