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450:叙事,帮我脱“恐惧”

(2019-03-05 17:08:12)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NO.1450:叙事,帮我脱“恐惧”

看到学生“不如意”举动您怎么办?如上课随便说话、看《情感读本》、打瞌睡、歪头或心不在焉等。

开学季,我又遇到类似状况,不由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并写了相关的叙事教育“每日一文”。为了更好的对症施治,我翻阅一年两年三年前相近日期,类似内容的“每日一文”,更好地给自己“把脉”“望闻问切”。

弄清了“来龙去脉”,心里坦荡了不少!

教育“恐惧”探源

我采取的措施,以前都是“指责”或“罚站”。

较好的情况是,学生服从,被“罚站”,以后不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并没有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大概是为了不被“罚站”所以不做那些“出格”的事情了。

不好的状况是学生出现过激行为,甩书本等发泄,或者嘴里不干净地说着怨恨或其他难听的话。

面对这种情况,不管不行。课堂成了大集市,怎么都行,没有了“规矩”,学生也就受不到正面的引导激励。管呢?自己麻杆打狼两头怕,过度的恐惧中根本没有什么教育机智可言,学生早就会想到的“处理”方式,就像是一块发霉的擦脸布,让人恶心厌恶嫌弃!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怕相对落后的学生,犯了错误不改,而且担心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犯错,因为这样会导致整个学习团队整体“滑坡”现象。

师生互助出困境

阅读一些教育书籍,我明白了: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未成年人。

有了这种理念,我觉得当教师,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增长知识技能!

有了这种理念,我邀请学生做我的助手。因为帮助我,客观上就是帮助全体同学(当然也包括自己)。付出后,让自己和全体同学得到N倍以上的回报。

转变理念后的我认为,学生出现“不如意”的状态,就是在发一种信号,需要老师和班集体帮助了。

如何帮助才有效呢?我组建了自己的管理助教团队,让同学们给我出主意,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助哪些同学和怎么帮。

一个老师,对于如何引导激励某个同学吃不准。同学们朝夕相处,可以“一招”用在点子上。教育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是教育管理有效才是硬道理!学生的参与,客观上激发了自身的管理潜能,更有意义的是引导激励更多同学参与自我教育管理中。

给老师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给予最高的奖励分(2-5分)。这些同学的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身心中萌生的团队管理能力,都是综合素质中可贵的核心素养。

因材施教扶正祛邪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中的“不如意”或“反常”,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应变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通过学生表现出现来的“蛛丝马迹”,“望闻问切”,及时给予认知结构、人文理念和行为上方面的激励引导。

一个同学,在家里娇生惯养缺乏感念。我给他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家长倒一杯温开水,或者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其他家务。许多天以后,我问他完成了没有。他很诚实告诉我,没有完成。我说,大概是家长千方百计不让你做这些事情吧,你想出办法完成了才更显出自己的智慧。

后来,这些一课前课上一有空就想着“整”出点事来的同学,竟然主动帮同学发作业本。虽然他咋咋呼呼,扔的作业本差点打到同学头或有时掉到地上,但是我适当表扬了他的进步,指出了他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发作业时走到同学跟前,有礼貌有风度地给同学放好。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情感读本》。我没有武断的没收、扔掉或撕掉书,而是悄悄的问:“怎么,心中有个‘捣蛋鬼’让‘积极上进的你’无法安心学习?”那个同学轻轻点了点头。我继续说:“你做好那个‘捣蛋鬼’的工作,让它支持‘积极上进的你’一切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等着看你工作做得怎么样,看你的实际行动!”

后来,这两个同学虽然没有大的提升和改善,但是他们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进步。

遇到类似的学生,我就千方百计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他树立“自信自律助人感念担责”意识,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并坚守每天进步一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