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1449:“四年如一日”的叙事写作
撰写叙事教育,促使我努力关注:自己教育教学前的准备、整个过程、事后的思考及接下来的朝向。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都有这类文字。坚持三年多来,这些文字,成为研读自身成长的第一手资料。
一开始,这种写作非常难。有叙事者团队的支持,有王维审老师的引领,我得以闯过了一个个难关险隘。
我也想到过放弃,因为收集素材形成文字,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事过境迁,不是文字记录下来,我无法复原甚至叙述曾经的一切。很多教师具有这种倾向,只是我在这方面比较突出而已。
作为一名教师,知识技能文化方面的不能忘记,思想理念意识情绪方面的,也应该珍视。因为真正的成长和教育规律,就发端于这些细微处。
有老师和亲朋好友帮我出主意:可以两天写一篇,或者几天写一篇。但我知道,一天内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如果不是通过文字及时记录下来,到明天大多都会荡然无存。
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一秒。
对经历过的一切,一般情况我的记忆也只有一天。
快五十岁那年,在上课时,讲了第一句话后讲第二句的时候,我突然忘记刚才讲的是什么了。我问学生刚才讲了什么,学生告诉我,我得以继续讲下去。
我知道不能这样下去,要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会蔓延开来。这种蔓延的结果,会毁了我的职业生涯会毁了我的人生。
过了五十岁生日不几天,教育专家王维审老师发起了“你敢挑战吗?”的邀请函。看到触动我心扉的“挑战书”,看了《琅琊榜之王维审》的专访视频,我被深深打动了。对文字的痴迷和不善言谈的性格,我与王老师都有很大相似度。严格而言,与其说接受挑战,不如说寻找到闯出另一片天的路。
通过教育叙事写作打开自己的心扉,学会叙事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让文字把我的人生扮靓,让文字把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坚持了三年多的叙事教育写作,撰写了一千四百多篇文章,每天一篇或两篇三篇的写作,我不断在挑战着自己的记录。这种挑战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内容和表达能力上的。
中间有过懈怠懒散,曾经想过停一天,那种感觉就像是斩断一种生命基因传递的链条,于是又咬牙坚持下来了。除了几天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坚持外,我几乎保证了每天一篇,用文字拓下了自己生命成长的足迹。
我非常欣赏朋友说的一句话:自己的心灵和脚步,必须有一样在前行的路上。
为了在踏上工作生活学习征途的时候,我的心灵不至于已经睡着或麻木:为了保证身心疲惫时,我的心灵能自我修复,并重新激发新的活力和能力。
前几天,我在QQ日志里发表了一篇文章,第二天清早,凌晨五点钟,我看到QQ空间显示:去年这一天写的文章,前年这一天写的文章,大前年这一天写的文章。我一口气读完同一天不同年份写的文章,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温度,似乎听到了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在这种阅读中,我看到了关注的规律性,看到了思考的朝向性。面对尚显肤浅的文字,我想着如何在写作的深度和高度上下功夫。就像是打井,已经开始钻探,开始了不断地深入,但没有深到出水的程度,或者没有足够准确的定位选址。
夜深了,刚休息了。我合上阅读过的书,我为一天的文章画上一个句号。
深入,一以贯之,是一辈子的事。不管是事业工作还是学习,总之人生的各个方面环节,都要下足了功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走向自我完善提升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