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05:坚守美好的信念
(2019-01-25 12:59:5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405:坚守美好的信念
信念,最近一段时间常想这个词。看到博友文章中提到,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一种向上向善的美好信念贯穿其中。
《道德经》言:“信不足,安有不信!”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中多是文化碎片的信息。或者传播媒体局限,或者某种利益驱动,或者理解不足所限。外界的力量和因素,是我们不可调控的,或者需要多方协作和长时间的努力,才会有所改善。理解不足,可以从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
解决理解不足的途径,就是读书,读古今中外经典书籍。这些书籍读多了,读得时间长了,慢慢改善或提升着自己人生的思维和言行习惯水平。这些经典中,蕴含着古今中外古圣先贤们,将历来碎片化信息整合并提升转化的过程。近朱者赤,慢慢在这种浸染中,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起来。这是一种文化信仰和坚守的力量,这是一种悲悯情怀和智慧在其中起了作用。
念,是一个时间单位,是九十分之一秒。信念中的念头,就是在电光石火间的思绪。这有时刻保持坚定深刻正确全面信仰的人,他的念头才在瞬息万变中,尽最大可能的保持一种向善向上和阳光的状态。
一个人,没有了这种坚定恒久的信仰,各种纷杂的念头,就会不断生成一些纷杂的对于名闻利养的追逐。这种追逐,缺乏一种恒久坚定信仰的职称,不断的耗费着我们的时光和聪明才智。为什么我们常看到一个人很聪明,但是他常常人事蹉跎,就是这种没有恒久信仰和定力,内耗巨大造成的。
有人生来,在一以贯之方面做得比较好,有人生性比较容易为周围的文化信息左右。如何让自己保持一种美好的信念呢?最好的选择,就是读书。古人有很多劝勉读书的格言警句: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有“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一句,将读书学以致用的层面,界定在利益这个层面,功力色彩比较浓厚,是读书最初的驱动力。第二句,就是将读书与一种文化修养气质结合起来。在人们满足了温饱以后,让自己精神气质变得更加优雅,成了一种必然的向往和诉求。这种读书的驱动力,处于一种较高的层面。第三句,从影响力方面阐述读书的重要意义。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自身修养提升开始,逐渐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这是从社会价值层面讲的,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读书,一开始入门较难。其实,克服困难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和人生价值,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的。读书呵护自己心中的美好的向善向上的信念,古人有一系列与生活工作学习结合起来的办法,并在这方面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古人读书前要沐浴熏香更衣,实际上我们为了改善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有必要的。沐浴更衣,就是勤洗澡勤换洗衣服,现在每个人都在做。这就是读书的一种必备功课,也是生活的一门必修课。至于熏香,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爱好,但是人们都不愿意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有难闻的异味。
一个被书香浸润的朋友,如果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人,一定是一个让人受益匪浅的人。因为阅读,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气质,不是简单的衣服美容能做出来的。有人说,阅读是一宗灵魂的美容。常常有人说,自己不拘细节。有些不拘细节,是一个做大事的人的大气度大肚量。有些看似不拘细节,则是一个人缺乏必要修养的表现。君子内在外在的美好,都是雕琢出来的,如一块璞玉没有经过雕琢之前,只是一块璞玉,看上去与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样。只有外表的华丽,但是没有内涵丰盈充实,那么再好看也是绣花枕头。
让我们智慧地坚守自己的初心,就是在崇尚那份坚定的信仰,有了这种定力和涵养,一切念头都变得逐渐向善向上美好起来。这些念头,就像是阳光一样,不断温暖着自己和周围的人们,如果写成文字,那些文章也变得有光和温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