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78:感受同学们成长的节奏
(2019-01-06 21:08:1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378:感受同学们成长的节奏
这次多亏了徐文凯陈越洋等八位同学,挤出时间来帮我阅了试卷。我也想让同学们认真分析一下,期末复习不仅是多做题如果结合多思考更好些。
写试卷分析,也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养成的一个习惯。虽然同学们在这方面用心程度不一,但是的确引导了学生的一种自我评价和激励。另外,有学生自己写等级和制定下次目标的过程,如果走心的话,都是一种不错的自我学习管理。
王佳栋同学等安排了几个同学书写参考答案,同学们先是自己改错,再是对照答案改错,并写出分析。上次考试比较仓促,没有订正答案和写分析(用二十分钟做检测题),我觉得是个遗憾,这次特别强调了:“小组长,收齐所有同学试卷并检查一下。”
“老师,涵和浩的试卷撕了!”洋等举手告诉我。
一个组出了两个这种情况,小组长一看就急眼了,这里面浸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心血啊!我的心也咯噔一下,组织这么一个考试阅卷讲评容易吗?
我迅速站到涵和浩的角度去考虑:“是不是考得不理想,觉得丢面子把卷子撕了,如果是考了很好的分数一定不舍得了。”
涵冲我微笑着摇头。
“老师,是他们在闹着玩撕的!”记不清是洋还是涵说的了。
我的心像是跌进了冰窖。我多次提问涵,想让他对学习更多一份热情,却是如此的结果。想到每次提问涵的时候,常常发现他有走神的状况。
我知道这是一个善良正直的孩子,也不怕吃苦耐劳,但是他听课走神却是我爱莫能助的。他曾经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看书,也曾经在考试回答问题中有出色的表现,但是有些消极的小状态还是会流露出来。
“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里面有自己的心血智慧,就这样撕碎了?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怎么让别人尊重自己呢?”我没有用罚站或其他的反省方式,我直接点醒他们内心中最真实的自己不愿意正视的一面,因为这里有他们正能量的源泉。
涵很快写起来,浩还犹豫着。我说:“你看到涵了没有,自己还等什么?”两个同学努力做起来,写得还是比较认真的。课间操时间,我到塑胶跑道上健步走,远远望到涵和浩,像是两个好兄弟一样坐在看台台阶上,脸上不时露出微笑。我想,他们也看到我了,有时一种不打招呼也是一种交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仅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也是我要做到的。此刻他们两位坐在那里,就像是监考官,跑道上健步走的我正在接受他们的评判。
涵的妈妈对涵学习非常上心,初一的时候曾经陪着涵一起做哪些难懂的地理题。一致在期中考试中,涵的地理选择题全对,是全级部中唯一的一个。从这里也看出涵喜欢动脑子,这些高难度的题能够做好,说明思维能力是有很大潜力的。唯一不足的,就是不喜欢在简单近乎重复的问题上下功夫,实际上初中学习中,有不少基础知识技能都是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质的,虽然题目的设计者或者教师布置作业,尽量在形式上变化一下花样。
为了把这些简单的东西掌握好,我借鉴了将面食做出28种花样的故事,努力将这种简单重复性的知识技能,融会到一系列贴近生活生产的热点焦点问题中。这也许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吧。记得孙老师说过一句话:到了高中看初中三年学习复习的一切地理知识,大概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复习完。
我既要为那些努力做我助手的同学点赞,也要为经过激励引导勤奋向上的同学点赞。大概每个同学,都主动做一些习题,在课堂上下主动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大概这个同学的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就逐渐进入佳境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唤醒引导激励,这种唤醒引导和激励,也都染上了慢的色彩。虽然中高考的指挥棒,不会容许教师家长一直慢下去,但是慢中求快的确是教育的艺术之一。就像是中国的太极拳,教育是一种在慢中达到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