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58:在“叙事教育”之光里前行
(2018-12-24 14:38:1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358:在“叙事教育”之光里前行
从50岁到53岁,我在一条“叙事教育”的时光隧道中穿行。我成了全国各地近两千个“影子”中的一员。
当我五十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也是我在教育一线最疲惫的日子。忘我的工作,没有能改善我的教育教学状态,每次走向教室门口,我都感觉小腿像是灌满了铅一样沉重。不久以后的寒假,我常常坐在家里发呆,以后的教育教学之路该怎么走?
“你敢接受挑战吗?”寒假里王维审老师在博客中,发出了这样一个倡议。王维审老师,是我那几年比较喜欢的教育作者之一。他的文字总给我一种暖心的感觉,又像是在阴冷冬天里的暖阳。挑战的内容是:每天撰写教育叙事文章,每篇文章八百字以上,一直坚持30天为胜!
看到这个提议,我内心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微笑:还有这样的教育前行者!我也在同事中算是喜欢写作的人,有多篇豆腐块文章在全国省市区级报刊发表。用教育叙事助力自身专业成长,却真是没有太大体会。反而常听领导批评,喜欢写作的教师都有“不务正业”之嫌。写作不敢大胆写,工作也没有干到一种理想境界。王维审老师是全国班主任培训指导专家,说写教育叙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让我看到了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条蹊径!
记得那是2016年1月25日,从那时王老师建立“叙事者”群至今,全国各地近两千人加入了这个群。入群的老师,根据自愿(不交文章可以做观众)原则,每月上交四篇文章,前三周是每周六上交一篇教育叙事文章,月底上交一篇“叙事者”共读书目读后感。
反思自己写的教育随笔,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王老师写的规范,也没有王老师那样持之以恒。王老师坚持写了上千万字的教育叙事文章,在《人民教育》等国家重点报刊上发表了上千篇教育类文章。我看到了成长的榜样,也看到了自己的巨大差距。
我在群里,更多看到群主王维审老师和其他优秀老师的叙事教育文章,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为了不再掉队,我像群里的一位老师说的那样,“不读不食不写不眠”,每天坚持撰写一篇叙事类文章,从这七篇中找出最好的一篇作为优秀作品上交叙事者团队。
我五十三岁生日快到了,参加叙事者快三周年了。加入叙事者以来写的文章,累计到了1358篇。被《师道》栏目收入五六十篇,被叙事者公众号和新浪博客首页各转发二十多篇,被省级以上报刊登载十篇以上。
如果把王维审老师的“教育叙事”比作冬日暖阳的话,我就着阳光下的影子,在这样的阳光里我感到了温暖和幸福,在这样的阳光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初心,在这样的阳光里我点亮了自己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