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338:大海不在乎,小鱼在乎

(2018-12-09 20:55:5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338:大海不在乎,小鱼在乎

“北北老师”,是《教育文摘周报》的一位编辑。忘记我们怎么第一次认识了,但是觉得她在我一年的写作中帮助很大。

吴老师作为《教育文摘周报》的编辑,加入了叙事者群,便于及时发现选编好的稿件。我看着群里的老师们,多次上稿,只有羡慕的份。投了几次,石沉大海,看到吴老师分享到群里的稿件,两相对照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只有在读写中逐渐完善提升。

每每觉得自己的稿件有所提升,就给吴老师投稿。当然有多时候,只是自我感觉良好。一次吴老师给我回信了,我很激动,打开一看:赵老师,您的投稿邮箱是空的。我真是太大意了,立即重新发了一次。第二次发给吴老师了,却是不是吴老师负责版面上的稿件,吴老师顺手转给了北北老师,就是这次投稿北北老师选中并最终发表了。

第一次看到北北老师,大概是在杨老师(昵称“非来非去”)的空间日志里,经常看到北北老师与杨老师互动。北北老师的昵称是“北斗七星”,我觉得挺有趣且有意义的。写作的过程中,如同在暗夜里前行,秋天夜空里的北斗星能让自己辨别清楚方向。“非来非去”是叙事者群里除了群主之外的名笔,与编辑互动很自然。我经常看杨老师的日志,特别关注其被北北和其他编辑点赞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成了我写作的一种“范文”!

由于中稿的原因,我也终于成了北北老师的QQ好友。不仅如此,北北老师专门建了一个“经典品读群”,我们这些喜欢写读后感的教师都加入了这个群。此后,与北北老师交流,感到如沐春风,她没有编辑的架子,让人感觉平易近人。另外她推荐的很多书目,都常常涌起我一种写读后感的渴望和冲动。一年来,我的写的读后感中,有四篇被北北老师看好的,其中拟定发表的有三篇,收到样报的两篇。还有一篇,因为冲着写读后感去的,最终写成了一种杂谈,投寄到《山东教育报》并被录用了。

近三年来坚持读书和每日一篇教育叙事文章,不是为了发表,但是媒体的录用却是对自己一种极大的精神激励。媒体发表,坚定了自己的自信,一如既往的在读写这条路上走下去,为了做更好的自己,为了做更好的教育,为了拥有更好的人生。

吴老师给我的鼓励也是巨大的:在给《教育文摘周报》三年的投稿中,吴老师选用了我的一篇叙事类文章《“四块糖”与“撑黄瓜架”》。在学写叙事类文章的一千多篇文章中,见报一篇,大概可以说是“千里挑一”了。我的叙事能力弱,弱的有点奇葩。我生活工作学习中发生的事情,自己说不明白,需要周围的人替我说一下,我只是负责说“是”或“不是”。

近三年来,每天的坚持朝向叙事写作的努力,让我可以将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事,较好的表达并与人分享交流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生活在海边的孩子,看到退潮的时候,许多小鱼搁浅在沙滩的小水湾里了,他捡起一条条小鱼,将它们送回到大海里。一个渔民问这个孩子:“大海里的鱼多得是,何必在乎一条小鱼!”孩子回答说:“大海不在乎,小鱼在乎!”

我想那些把读写当成一种生命和信仰的人,有一部分如同大海里的鱼儿优游自如,有一部分就像是搁浅在海滩上的小鱼。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编辑和媒体选稿人,就像是帮助搁浅的小鱼回归大海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