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337:《周四,我没课》“一稿三写”

(2018-12-09 16:17:3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337:《周四,我没课》“一稿三写”

双休日的一天晚上,因为心脏部位胀痛的厉害,甚至呼吸都会感到疼痛,我放下了一切的读写,双盘着静坐,希望从这种调理中找回自己生命的最佳状态。

记得那是因为分发教材作业本太过劳累了,也是事先大意了的缘故。

大概静坐了一个小时左右,身上觉得微微舒服了些。又去看了一下手机,QQ邮箱给我回信:速改稿,明天重新发回。内容过于单一,需要充实。建议写上有关教育管理学生方面的内容,不要只写自己干什么活(大致这个意思,但不是原话)。

我的心头一震,这是一个编辑给我回稿,是关于“教师的一天”征文的。我大概就是写了自己周四一天,虽然没有课,但是在忙碌着录入图书和学生借阅,忙着精心备课,的确单薄了些。就在几天前的亲戚聚会时,一个连襟(妻子二姐的丈夫),还提到“你们当教师的听轻松啊!一周就那几节课,特别是你教龄长,不当班主任也享受学校对老教师的照顾。”

上几节课真的轻松,而且是一种享受!可是教师工作大概是那几节课的N倍,教师的工作外延随着形势的发展被不断拓展。究竟还有什么,让我们整天身心疲惫不堪,我扪心自问,慢慢梳理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所以“教师的一天”的征文,我也想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改,很多属于教师忙碌的内容,文章中没有涉及,对自己和其他教师,都是没有担负起写作上的责任(让别人认识理解教师的责任)。

编辑的要求和内心的诉求,合成一股力量。作为一名教师,生活在被身边人的误解中的确不是一种好滋味。当我身体的难受稍稍差些的时候,我立即修改了稿子,并发给了编辑老师。从收到到回复修改稿,大概用了没有一个多小时。

修改后的稿子,不仅写了自己教学事务忙碌,而且写了午自习处理学生“撑黄瓜架”事件始末,算是让原来的文章丰富了一下内容。虽然我心里还有些不满意,但觉得有了些进步和提高还是欣慰的。我想能让编辑看到我写作诚意和努力,如果需要修改,编辑会继续联系我的。

我把这事情说给妻听,妻说:“这就不难受了,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很多时候,教师超负荷的工作,只是希望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但是各种形式层面上的加码,让教师的工作困苦不堪,付出了很多却始终离理想中的教育目标很远。

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在我快把这件事情忘记的时候,我接到这样一个邮件:速加我微信改稿。下面是对方的微信号,我立即加了对方的微信号。通过微信号,我知道一直帮助我的是徐永晨编辑,徐编辑把他修改过的文章发给我,明确告诉我:在此基础上加些关于家庭生活方面内容,再次充实文章内容,让文章立体感更强,更具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我有一种偏见,就是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是两码事,所以在“教师的一天”征文写作中,尽量不涉及自己的家事。但实际上,妻子(或丈夫)、老人和孩子等的状态,却是牵涉着教师的精力和思想精神状态。要培养热爱生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实际情况是,由于一门心思教育教学,过多关注学校工作,常常忘记或疏忽了对家庭的责任,这也是我感到愧疚并极力想要弥补的,听了编辑徐老师的建议,我理解将类似的细节补充好了,把修改后的稿子发给了徐老师。

看到徐老师帮我修改过的稿件,我感到自己文字表述上的诸多问题:由于语句啰嗦和用词不够精炼,徐老师帮我修改的地方,大概近二十处。接下来我添加的内容尽量详实,努力做到语言凝练简洁。看着修改好的稿件,我也觉得比较客观反映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我一天的真实写照或是“缩影”!

大概十几天以后,徐老师在他的微信中通告了“上稿”目录,我的文章《周四,我没课》和姓名赫然在目,是《黑龙江教育》(中学版)第10期“教师的一天”话题征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