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26:“歪打”正着
(2018-11-30 16:21:34)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NO.1326.“歪打”正着
一切遇见,都是今生缘起缘灭。
有些缘分是很难看透的,真正看透了,我们便读懂了人生!
“雾霾”相助
沈老师(初三级部领导)痛快答应了帮忙,帮助找学生清理图书上的旧书签。
沈老师私下给我说:“学生比较喜欢上体育课!能不能愿意来还两说。”
沈老师是善于做学生工作的,比如波吧。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平日里喜欢制作点什么东西,总之就是对于动手的活比较喜欢。“波,不是喜欢动手吗?给你安排一个发挥你特长的工作干不干?”“什么工作?”“到图书室,清理图书上的旧标签。”“干!”波一脸的兴奋。
其他同学,大概也有与波一样的兴奋。
参与这种劳动的,也有学习成绩特别好。这些同学,在沈老师安排下,多次在图书阅览室搞作业或课堂笔记展评,每次走的时候,都将用过的座位放回原处。
促成同学们到这里来,还有天气原因——雾霾,三十分钟的课间操时间,不能像往常一样跑操了。除了十分钟的课间准备之外,就有了二十分钟的课间自由活动之间,于是在沈老师的安排下,同学们来了。
“歪打”正着
有些事情,常常“歪打”正着。
当初贴标签的时候,绝大多数标签都是离开图书根部一扁指,部分标签则是离开了三四扁指。这次清理旧标签,是为了不妨碍新标签的粘贴,这些离图书根部远的旧标签不用清理也行。
现在大多数规矩的标签,都要清理。有些怕掉下来还用透明价加固了,有些则与图书封皮粘在一起,要用刀片一点点削下来。看着当初为之付出心血粘贴上的,又要自己亲手“清除”,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想到这些随性贴的标签,却可以自由保留在图书上,有点窃喜,也有一份感慨。
那个被自己称为“地理王子”的学生,毕业后就在乡镇一家机械厂上班。每天穿着灰色的工装上下班,脸上木然的表情,似乎已经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桑。“王子”,我和同学们不该给他一个那样高的“荣誉称号”,“青蛙变王子”都需要历经劫难才成!
那个背不过地理,曾经被自己打手心的学生,当初因为那狠狠落下的教鞭,差点和我急眼。现在经营着一家小吃店,自己一家人上阵,既是员工也是老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那个被我称赞“具有播音员嗓音和气质”的女生,毕业后竞争电视台播音员没有成功,与丈夫一起做小餐饮生意。谈起当播音员理想的失败,话语里还是酸酸的,我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女生两口子是做油条生意的,最后笑着让我尝尝他们做的油条。好在她有了自己所爱和生存之道,世事沧桑,原本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左右了的。
那个头脑反应很慢,因为不会,不得不反复提问题的同学,最终进了北大校园,毕业后先是去了报社,又因为报社工资低去了待遇更高的私企。
那个有“娘娘腔”的小男孩,总是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喋喋不休地说,当时实在搞不清楚他这些话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学送他一个绰号——“娘娘腔”,他也乐呵呵依然故我。大学里,他学习工作两不误,参加学生会做得有声有色有贡献。一毕业,便被一家不错的企业相中,刚入职就领了一万元的“奖金”(对新员工的见面礼)。当时的一万元,大约相当于如今的五万元。
“校闹”闹心
同学们清理图书旧标签,都用心用力,是我想象不到的好。本来,我预计大约要半个月才能弄完,没想到这十几个学生,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
波同学清理旧标签时,用力猛了,小刀割破了手指,惊慌失措,卫生纸包着流血的手指,等家长来接着去医院。校长知道情况后,联系沈老师妥善处理了善后事宜。
最近,种种网络上疯传的“校闹”,让我心有余悸。我担心家长会找学校的责任,会找班主任的责任,会找我的责任,甚至有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
当晚,沈老师根据学校安排,去学生家慰问,并进一步沟通情况。沈老师回来说:“家长态度很好,表示教师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有个锻炼机会,他只是不小心才导致如此。以后有机会,还是支持波参加类似活动!”
第二天,我们继续找同学帮着清理旧标签,让学生事先在容易割伤的地方缠了创可贴。如果第一次就这样准备充分,就不会有“闹心”的事情发生。有些“校闹”,还在于自己确实没有准备“充分”!教育注定在“缝隙”中生存,那么就要竭尽全力用好这个“缝隙”中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