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24:一枚创可贴
(2018-11-29 21:31:0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324:一枚创可贴
帮助我们录入图书的老师告诉我:“要把图书上原先的标签清除,新帖的标签才能粘牢固!”
把这个情况轻视并汇报了校长,校长安排初三级部领导沈老师找学生帮忙。
我请教那位帮助录入的教师,请她给我一些建议,毕竟他们到过的学校多,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建议我:“用剪子不要用削纸刀,削纸刀刀片太快容易伤到手。”
我到学校小卖部,拿来了一把剪刀,这种清理工具跟什么也不用没有区别。我在用削纸刀清理标签的时候,刀片就切到我的手指头上,好在只是指头有点疼没有割破。
晚上回家后,想过到生活区买创可贴以备万一。太过劳累,就把这事给忽略了。
到校后,一直在忙着集体教研,忙着和孙老师(孙老师根据校长安排到图书室帮忙)一起清理标签。“哎呀!割破手了。”一个非常弱小的声音,因为当时劳累没有听清。我再次想到去弄创可贴,但是接下来要午自习值班,要给学生安排午自习学习任务,没有时间了。
四十分钟的午自习值班后,就是下午上班后的双盘着自我调整、备课、阅卷和试做练习题。正想着沈老师可能把找学生的事情忘了,明天正好可以备好创可贴。沈老师来告诉我:“课间操因为雾霾不跑操,可以找同学来帮忙,学生自己带削纸刀(沈老师一直很细心,知道学生人人有,也怕我准备这些麻烦)!”
还有几分钟,学生就要要帮忙,我立即行动起来做准备工作。准备好要清理标签的十摞书,准备好盛放标签的旧报纸(防止弄下来的标签粘到桌布或地板砖上,增添二次清理的麻烦),同时默默祈祷清理标签劳动中,不出现割破手情况。
同学们干起来非常用心用力,很喜欢干的情形。十来个同学,每个同学在二十多分钟时间内,大概清理了一百本图书的标签,这个效率甚至超过了我的速度。兴奋中,我在旁边忙碌着,帮助清理好的图书回书架,继续分配给学生需要清理标签的图书,忙碌中汗水湿透了里面的秋衣,但我心里高兴,不时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表扬同学们,这些同学甭提多高兴多卖力了。
“割破手了,出了很多血!”离我几步远的男同学涛这样喊了一声,就像是一颗炸雷从我心头上滚过。“我没有准备好创可贴!”我把最后悔没做的事情喊出来了。学生一边捂着流血的手指,一边跑出去了。“是到三楼的卫生室了?”我头脑中闪了一闪,那里因为迎接检查可能备有一些简单的包扎消毒用品。可是老师们都是兼职,那里有人吗?
“他到哪里了?到三楼卫生室了吗?”着急中我问身边的同学。身边的同学,集中精力在清理着标签,或者不知道受伤同学的去向,或者他们知道同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处置措施,没有人回答我。我没有敢离开,因为现场还有九位同学拿着削纸刀清理标签,我真害怕有第二个同学出现类似状况。
事后我知道学生立即去找沈老师,沈老师外出为孩子开家长会没回来,邻班的孙老师联系了家长,家长把孩子接到了镇医院,因为怕感染打了破伤风并处置好了。校长知道后,与班主任沈老师取得联系,沈老师先是询问了学生的情况,晚上到学生家里表示了慰问。伤口没有问题,家长态度也很好,说:“让学生帮着清理标签,是让学生有个锻炼的机会。”
如果第一次,我也采取了创可贴保护措施,学生就可以避免割破手指。
汽车驾驶员不能疲劳驾驶,作为一名教师能疲劳工作吗?少有不慎,影响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只是这种疲劳教学,没有疲劳驾驶带来的危害那么明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