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20:周二,我没课
(2018-11-27 17:07:2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320:周二,我没课
不管多忙,我都抽时间锻炼身体,读书写作。
也许有人说,我忙到了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那我无语。我真的想问,如果你的身体垮了,你的心态和思想疲惫了,你怎么忙,你忙的都是什么?
你如果说,自己的身体超级棒,你的心灵和思想长葆年轻。我相信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但我不是。
励志笃行
今天上午,我课间操就没有锻炼,就是为了参与许校和张老师关于设计校园文化的话题。作为一名学校员工,校园文化可以说是自己的灵魂之一。虽然自己才智不足,但是为早些聆听到类似的东西,也愿意调整一下自己的生物钟。
从上午八点钟开始到十点多一点,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从冯教授的讲课,到昆山学校和昆仑中心小学的文化设计,到北大清华的文化设计,到网络上类似学校文化设计的借鉴赏析,到我们学校的文化设计的种种预想。
或是年龄大些的缘故,到了一个半小时以上,自己的大脑几乎停止了工作,看到许校和张老师在那里交流探讨,我只有听的份了,思考辨析整合似乎都停止了。
可是我舍不得离开,这是一次心灵和思想文化的碰撞。这是难得一遇的,我舍不得走开,从两位老师身心中,我感受到一种优秀文化的脉动。
最终,两位老师暂定的文化核心是励行,校训是励志笃行。张老师因上课走后,许校又在那里查了相关的几个关键词。
不过关于优秀文化解读和践行的精髓,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解读:注重行的文化。这是我几年来都在努力去做,常常做不到的。文字的东西,读了很多背了不少,真正的变成一种心态情绪行为,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在励行方面卓有成效的人,是可以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命运的。改行,就是改命。张载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讲的就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力量!曾经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有人补充说,“那些改善提升自己行为的知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见励行是多么重要。
行胜于言
十点以后,我想到了图书的倒换位置,也是为了通过体力劳动放空自己疲惫不堪的大脑。
几乎一节课的劳动,看到成果只是一点点。
还是孙兆池老师,看到我汗流浃背的样子,招呼学生赶来帮忙。全班的男生,大概有二十几个,一趟功夫,就弄了一大半。只是图书室地方太小,学生挤在过道里,不能进也不能退。这节课是数学课,我怕耽误学生上课,让学生将图书放到地上,不影响进出就行。
学生走了,我很快将图书放到了书架上。学生的一趟,抵得上我一两个小时的劳动量。只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学生的数学课被搅得“七零八落”了。孙老师微笑着说:“不要紧,可以等吃饭后让学生来找你,大致时间是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十分。”
我早早吃了中饭,做好准备,做好一些前期工作,想到了怎样避免因为图书室狭小拥挤的情况,就是将学生分为两拨,一部分在大图书室让图书上架,一部分把大图书室的书弄到小图书室的书架上,这样倒腾着直到完成任务。
结束后,我还要给同学们拍照,几个同学都跑了,另外的也如此。同学们把做好事,当成了自己的义务,值得我学习!这些爱好劳动的同学,课间见了我也挺亲的,虽然不给他们上课,但是都喊“老师好!”
感念他们家长和教师的培养,庆幸自己有这样的一批学生。
兆池老师,下午见了我说:“赵老师,有用的着学生的,就告诉我。我周二和周四中午值班,我可以给学生讲点课,就把时间找过来了。你有什么事,我帮你喊学生,这些学生体力比我们好!”
听着这样的话,感到心里暖煦煦的,特别是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候。
我想到了上午许校和张老师讨论校训和核心文化的事情,其中提到某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孙老师和初三同学们的无私帮助,大概就是对于“行胜于言”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吧!
下午,录入图书的技术员来了,说原来的标签要弄下来。我实验了各种刮法,特别是要学生帮忙时注意的安全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