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18:周一搬书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周一到校后,首先想到“专家”(图书软件录入)们要来,将散落在其他两个小图书室中的需要录入的书籍,集中到大图书室来。
昨天想好了的,找十几个同学,大概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即可。我稍事休息了一会儿,理论上的推测和现实有距离。周一,是教师检查作业紧的时候,也是周末回来收心的日子。图书室跟前的每个教室里,同学们都在静静上课。
小课间只有十分钟,那是学生上厕所和复习准备下一节课的时间。我于是自己干了起来,还是脱掉外套,弄了几趟以后,脱掉了绒衣,只是穿着一个秋衣。一个同事问:“不冷吗?”今天的温度是5-13摄氏度,在没有暖气的走廊里来回的确挺扎眼的。“不冷,干着活不冷!”我强调了一下。实际上,我非常渴望别人能帮我一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谁多干谁受累。
记得上次兆池老师看到我在打扫卫生,说:“赵老师,用学生吗?我给你喊学生!”“谢谢孙老师,不用了,用的时候找你和同学们。
自己能够干过去的,就不想麻烦他人。实际上,孙老师他们初三的同学对我的工作帮助最大,每个分作业本,他们都非常积极参与。这样的事情,他们一坚持就是三年。当然他们离我分书的现场最近,也许其他的级部如果靠的近,他们也会这样做的。
汗水湿透了衣襟,我来回走着,却没有勇气去喊身边下了课的同学。兆池老师看见了,说:“赵老师,看你忙的,我给你喊学生吧?需要多少人?”“好的,谢谢了孙老师!多少都行。”
十几个男生站在小图书室不大的门口的空地上,我简要说明了任务:“首先感谢同学们前来帮忙!将这里需要搬走的图书,放到走廊东头的大图书室里,先搬的同学放在南边,后面的同学放在北边,顺序尽量不要乱。另外看好图书上的标志,贴着小红标签的搬,其他的一律不动。再次感谢大家!”
别看同学们小,但是人多,十来个孩子,每人搬了两三趟,五六百本书就搬了家,要我就得不折不扣弄一节课。我听到预备铃响了,就请同学们回去上课,其中有两个矮个同学们说:“不要紧,耽误不了上课。”其中一个高个同学,其间也提醒我:“我们还要上课!”我立即回答:“一定不耽误你们上课!”临了这几个同学还说:“老师,下节课后我们继续来搬吗?”“下了课间操后你们可以来,先谢谢了!
第一节课后,同学们摆在桌子上的书,我往书橱上安顿好了,匆匆跑了一趟厕所,顺便到总务处找了一下文霞老师,想问问上周六学习报销差旅费的事情,没有见到人,想到初三的几个同学约好了继续帮我搬书,就回到了图书室。起先是三个男生,之后我又喊了几个同学,他们六个,一个人又搬了五六趟。需要搬到大图书室的图书,就弄得差不多了。
我想到上次匆忙,给同学们留给影没有照好。就告诉身边的同学,搬了这次,我们一起到大图书室里合个影。“不用了,老师!”身边的同学说。“是我要留念!”我这样回答。
同学们走后,我自己连续干了有两个多小时了,力气用光了,我也想把刚刚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
第二次搬书前,我给同学做了一个小小总结:“首先感谢大家,干得很好!上次匆忙,我们搬了十几摞,只有一个同学错了,搬了不需要搬的书。这次我们再强调一点,同学们也相互提醒,还是搬有小红标签的,其他标签的不要搬,搬了还要从那边再搬回来!”
这第二次搬书结束前,听我要给同学们合影,有同学说了:“你要上光荣榜了!”实际上,说这话的同学,也是要参与合影的同学之一。我这样做,也是想到,不仅要给予口头表扬,也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让同学们的点滴善行留个影。美好的行为,是相互唤醒激励的,希望在这种相互激励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