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05:从一个家庭看教育
(2018-11-17 22:06:37)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能不能陪伴孩子成长,能不能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家庭教育责无旁贷!
记录下家长和孩子成长中的几个瞬间,感受教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家长眼里的教学
“原来的语文老师累病了,刚换了一个教体育美术的教语文,不布置写生字词,只是布置配套练习册上的作业。以前一直写着,突然不写了,对他学习不好,所以我一直坚持让他在家里做!”
家长朋友的一段话,让我反思。
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很多家长更是全程陪伴。
有时候,家长与学生接触多,对于作业布置和学生学习状态,往往更有发言权。
作为新上任的教师,以前没有教过语文,经验上可能欠缺,但是他这样布置作业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毕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想起去年,一位家长朋友,就对学生的作业给我提过一个建议。我当时与同事交流了一下,非常愉快接受了。家长开心,我也乐得了一个教育教学的“同盟军”!
如今,不管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是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家长和教师都不是万能的。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各自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谁也不能担保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这个时候,能够放下身段和成见,采取一种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的姿态,教育教学常常能事半功倍。
孩子眼里的教育
孩子谈到他们的科学老师。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两节实验课!”有着小酒窝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
“上了两节课,都干什么了?”我怀着一份好奇心问。
“第一节,老师让我们看视频。我们看了阿基米德的故事,老师教我们做实验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节课,我们分别将气球、塑料积木和木积木还有橡皮等,按到水里。老师让我们将结果填在实验记录表中。”小姑娘一边比划着,一边讲着。
“他对那些贪玩违反纪律的同学,也狠狠批评,绝不留情!”
“我们做的实验与这本书的内容,还比较相近呢!”小姑娘拿着她手里的一本叫《植物大战僵尸》的绘本,指着其中的一页,这样对我说。
“是啊!看来看卷有益啊,以后我们继续坚持多读书。”我顺势鼓励。
“可是,这是一本关于游戏的书。”小姑娘这样强调。
是啊,这本书的确意义不大。刚才,小姑娘的母亲也提到,只有家长催着才去看一会儿书,一般都是喜欢看电视节目。我是一个爱好读写的教师,事后我让小姑娘参观了我阅读的书和写的文章,希望对她有启发。
小姑娘在班里学习,属于前几名。她的绘画作品,也被作为展品兼装饰品,悬挂在教室里的墙上。在美术学习班里,小姑娘的写意画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小姑娘非常认真地告诉我:“将来我也描画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太喜欢那幅画了!”小姑娘告诉我,她在自己绘画老师那里,看到了不少的名画。
“你会的,只要你一直坚持认真学习努力!说不定,还要向你学习呢!”我是认真的,我让小姑娘看了我写的毛笔字和画的牡丹和梅花,小姑娘称赞了我的牡丹和梅花,还对我的毛笔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你写的字洇了,因为毛笔上的水没有沥净;我洗完了毛笔都要用手挤一下笔尖上的水,这样干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