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82:走出“阴影”,收藏“阳光”
(2018-11-03 21:50:1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282:走出“阴影”,收藏“阳光”
作为一名教师,自己不善于与人沟通,曾经被类似的心理阴影困扰过。即使现在,我每天都通过各种途径与自己的不良心理作斗争。
分享内心的阴影没有人喜欢听,分享走向阳光的历程,却可能被同道者青睐。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希望自己的分享,对大家有益!
一、 太极拳文化传承。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经一度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障碍。后来,从太极拳运动中走了出来。
一者,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让我有了一些与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有了与他们比较开心的交流历程。这些交流中的欢乐以及文化理念,冲击着我自闭的内心世界。我从中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扬长避短的美好。
另外太极运动,对于身心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健康的身体,很好的扭转了不良心态,让心理呈现一种更加健康状态。
二、 优秀文化读写传承。
我诵读了《论语》《楞严经》《圣经》《道德经》《忏悔录》等古今中外经典,每天在听相关的朗读,形成一种自身的文化氛围。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对照自己的情绪念头和言行,进行“照镜子”等活动。自我“查杀病毒”,还自己身心一个健康状态。
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和自我净化完善提升,我发现一个身心更加健康的自己!
对于写作有兴趣的我,会针对自身或学生成长的某些历程,形成叙事文章并留下自己独到的思考。我坚持每天一文,这样我会更好的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并学会了用文字与大家分享!因为这种文字分享,让自身的温暖和光让大家更容易感受到,也更容易感受到周围他人的光和温暖。
有文字的“穿针引线”,我的身心总有古今中外的圣贤和身边优秀的他人相伴,所以减少了很多孤独寂寞,内心阴影笼罩的地方,也随着阳光心态的出现越来越小。
三、 书画文化传承
五十岁后的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画。这些因为种种原因抛弃了的爱好(根本没有条件和心思涉猎),在重新拾起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有回到了小学生的状态。与志趣相同的老师和同学,因为共同的爱好交流切磋,的确是一种很好的人生享受和创造。
有人说:“练习书画,是对逆境和挫折最优雅的反击!”我通过一两年的坚持,真真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好处。随着一个笔画、一个字或一幅画写得更加像样,自己产生了天天进步一点点的幸福和喜悦。
书画学习,与以前自己的读写文化、太极拳等文化,都有相通之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美好直观形象创作和理性思维相辅相成,心理阴影在这个过程中悄悄遁形!
四、 禅修文化传承
笔者家乡处于山东博山正觉寺附近,正觉寺每年暑假都举办高中生、大学生和教师夏令营禅修班。
禅修班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更好做到知行合一。
如双盘静坐、正坐(跪坐)、拜佛(也是强健身心的一种很好锻炼方式),让周围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同学,看到一个顺境逆境中努力成长历练的我
后来与一位同去禅修的老师,琢磨出了一种压腿中诵读《心经》《大悲咒》等健身方法,让自己强健身心的方法更加事半功倍!
五、 叙事教育文化传承
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了许多坚持叙事教育写作的优秀一线教师。如:王维审老师、闫凡伟老师、杨雪梅老师、寇介芳老师、耿欣老师、王玉鹏老师、曹萍萍老师、顾燕能老师等等。正所谓“近朱者赤”,每当我要懈怠的时候,想到身边优秀的他们,想到自己阅读的文集中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就重新鼓足勇气努力向前。
三年来,我尽量把叙事教育写作,与工作生活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医学的成熟,需要人体解剖。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成熟,需要不断的解剖自己的心灵。自我成长中的解剖,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虽然自己的文笔稚嫩功夫欠佳,但是每天一文的坚持写作,随着和向王维审老师等优秀“成长样板”学习,我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因为有了这种“伟大工程”的期盼,一切的阳光和阴影都成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遇见!
走出内心的阴影,就是追随一群内心充满阳光的人,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建设成阳光温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