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272:定位与方式方法

(2018-10-26 22:09:3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272:定位与方式方法

校园无小事,事事教育人。不知道谁总结的,确实有道理。今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搬篮球架

上午第二节课后,到操场抬篮球架。QQ群里有这样一条通知,我立即答应着。课间操,原本是我最近十来天以来的锻炼时间,只是将锻炼改成劳动而已。

我走到操场,篮球架下已经站满了人。慢慢走过去,我确认这些老师们都比我年轻。初二级部主任张老师,带了赵老师的三轮车来了,手里还提了一把体育课上用的出了鞘的宝剑。体育组长孙老师,用宝剑的尖端挑开篮球架底端的铁盒子。把铁盒子里盛着的一个个水泥墩子提出来,或搬出来(有些墩子上的把手已经锈断了)。

启峰老师和学良老师,站在篮球架的底座上,防止水泥墩头撤去后篮球架会“一头栽倒地上”。

将篮球架慢慢放到,侧转,我们开始抬着篮球架往目的地走。不一会,我发觉自己抬的地方越来越低,压得我几乎无法直起身子:“不行了,这里太沉,得过来人!”年轻的王珂老师,马上过来,情况好转了。这个铁家伙,让我们十来个人抬着往前走,不说有上千斤,也有好几百斤重。哪个地方低了,重量就压到那里去。

走着,走着,我感觉自己老了。看着周围的年轻人,他们在承担着更多的重量。因为自己喊重,的确也不如年轻人能担重,我周围的几个老师则承担了更大的分量。

一共有六个篮球架,一次又一次,每次我都有类似强烈的感觉。我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出力之外,就是帮着他们注意安全了。虽然不起什么作用,但是年纪大了心小了,而且想的事情也多了。

到了最后,收废纸的王师傅开着电动三轮车帮我们。王师傅已经六十多岁了,比我们的年轻老师更有劲。我站在旁边,看他们挪动那一块块水泥板,觉得无地自容。

开始搬最后一个篮球架时,我事先洗了一下手,给忙忙碌碌的老师们,用手机拍下了几张搬提水泥墩子等的照片。我觉得,自己应该在这种场合重新给自己定位了。那个使一身蛮力,一个劲往前冲的小伙子,虽然感觉就在昨天,但现实是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上课

今天的课,是下午二三节。第二节是7.2班,课代表和助理,帮我搬着椅子方杌子和护腿、书本,从办公室鱼贯而出。

长江干流流经的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它们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课堂上却还是拿出时间来,领着学生复习巩固。这种课堂节奏,像极了一篇课文的名字《走一步,再走一步》。双盘着上课,克制了自己的这种毛病。还是有少部分同学记不住,我也只有尽力而为,毕竟每个同学的基础习惯不一样。

每次备课,都像是反复修改一篇文章。每次备课,都会完善提升其中的某个环节或细节。感觉自己备课不充分,拿起课本和教辅看一番,一般都有或大或小的收获。这种收获,都与学生的记忆思维和兴趣有关。

不知怎么,总觉的课堂进度很慢。但是直觉告诉我,我与学生的速度已经提到了一种最快的程度。虽然我也像以前一样,关注学习进度,但现在更多考虑了学生学习掌握的状况。

第二节课后是课间操,疲惫至极的我,等学生走后,就结跏趺坐休整。教室里,只有不出操的濮和馨。濮透过窗帘,看着外面的情景。馨,则一直拾掇后面放的笤帚,让它们更整齐一些。直到学生们跑操回来后,我才结束跏趺坐。

第三节课,我发现7.1班对11个省级行政区掌握的更不好,于是在上面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每节课,都有学生被表扬,也有学生被批评和斥责。这就是课堂的节奏,这就是双盘着上课的状态。不管是表扬还是斥责,都是为了让他们处于一种最好的状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似乎早在两千年前,都想好了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好的立场观点和方式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