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73:课堂,有意义和有趣的所在
(2018-10-27 22:39:4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273:课堂,有意义和有趣的所在
——吴非老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吴非老师的著作《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记录了不少特殊案例,记录下吴老师富有特色的思考。我欣赏吴非老师的思考——因为这种思考,让我们可以一起为“真”教育做些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曾经几何时,自己关注的课堂,只有简单的“学生是否守纪律”或者“学习效果是否好”。前者,关乎自己是否省心,后者关乎自己的教学成绩是否高。没有站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做法和一系列现象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眼里,曾经有过很多“问题学生”,曾经有过很多“问题家长”,曾经有过很多“问题课堂”。这种思维定式,是“躬自薄,而厚责于人,则近怨矣!”这种心态和理念,让我的课堂质量的提升一直徘徊不前,自己的身心的完善提升走入和一个“瓶颈”。
最近几年,我一直深深愧疚:愧疚自己对学生的不够尽职尽责,愧疚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的肤浅认识,愧疚自己失去了很多陪伴学生成长的机会,愧疚辜负了自己和学生的大好青春年华。
2016年1月25日,参加王维审老师创建的叙事者团队之后,我学习叙事者群里的众多优秀教师,开始反省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开始慢慢理顺和学生的关系,开始认真对待每个教育细节和环节,开始慢慢找到做“真”教育的情趣和意义价值。一千多篇教育叙事,记录了自己心路历程和学生成长故事的文章,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和学生。
通过这些教育叙事文章的写作中,我开始认真审视这些与我没有血缘的亲人。我慢慢找到我们之间那份亲密,在彼此努力中找到了久违了的教学相长。一个个令人纠结的问题,一个个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伴随着阅读和学习优秀的他人,在解决中伴随着一次次心智的成长和成熟。
自己年轻和疏忽,所留下的教育教学中的遗憾,常常萦绕在我心头,成了我前行的警钟。每当我要有所懈怠的时候,我想起这些细节,我的内心便会隐隐作痛。
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与学生好好说话”,成了我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一次提问,一次交流,一次批评,一次表扬,一次善意的提醒,一次出其不意的激励,一次关于学生的故事讲述,一次与学生之间的相伴成长。慢慢的我形成了自己的学生成长观——自信自律助人——我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教师就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一生中只有一个自始至终的真正的学生,那就是自己!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老师实际上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和学生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哪些是对学生正面的影响,那些是对学生消极的影响?我不再盲目相信自己是对的学生是错的,我与成长中的学生一样,同样有表现出色的时候,也有“犯浑”和犯错的时候。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学生一起扬长避短,就是教学相长的意义所在。
我想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的学生回忆起有我参与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高兴的说道:那位老师,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一段有意义有趣的学习和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