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22:问题导学案进行时
(2018-09-21 16:40:3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222:问题导学案进行时
有了问题导案,也很累。
一者问题导案,并非全在眼下的课本上。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一种知识结构的构建,有一种承前启后左右贯通的特点。学生想不到,就需要教师点拨,比如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世界地理中,已经学习了人口稀少的原因:高山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纬度高气候寒冷,气候过于湿热,气候过于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这四条中,西部地区可以有两条适合。
一者问题导案中的问题,需要细心才能找到,或者需要一种规范的推理才能正确回答,有些需要教师补充说明,因为单纯的靠看书看图不能得到明确的结论。
需要细心才能找到,如我国领土的四至,课本上有答案,可是有的学生找不出来,这样需要培养学生读书看图的自信,一遍鼓励一遍督促,提升学生的这种读书看图能力,这就是地理课上读的能力培养了。
需要规范的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说出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的原因。则是要根据地图信息,运用已经学过的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界限,然后正确分析。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具备这种知识,但是不是能熟练灵活运用,因此会提问,教师趁机指导。
还有一种是看图或者通过看文字信息,不能看出结果来的,需要老师补充说明。如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还有为什么说琼州海峡是内海,我过岛屿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和岛屿最多的群岛等等。地图上,可以呈现非常多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插图因为比例尺较小的缘故,常常无法承载一些具体细致的信息,需要教师作一补充。
以上原因,导致一上课学生就提问问题不断,让教师感觉很累。问题等到学生提出,才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给每个提问的同学加分,实际上这也是那些比较积极主动学习的同学,通过分享他们的提问,给学生补充了相关的知识讲解或叫精讲点拨。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因为还是在那里看书读图,可能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导致再次提问相同的问题。以后,我强调一下,遇到类似问题集中听讲。这也是致敬善于勇于提问的同学,也是虚心学习珍惜师生劳动成果的表现。
有些同学,如子怡、静茹、梦帆、肖茹、王子玉君等女生,可以利用她们看书读图的优势,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提升学习质量和状态,另外一些男生如雨霖、杭东、逸群、鹏程、沁源、明铄、咨滐、于涛等,可以通过做学案,更好的利用好课堂时间,做到每课有收获,不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也是学习方面的。
那些学习标兵类学生,可以快速过关,成为教学助理,也可以继续做《同步训练》和《配套练习册》中的相关内容。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种方式,让那些能力强的同学,快速冲关,做一些教师做过的题目,去试试自己的能力,找找不足,温故知新熟能生巧。
问题导学案使用中,我的教学之类,体现在遇到一些新情况,需要及时有效处理,如那些前十名的同学,一般提前完成任务,接下来一般是“背诵”和继续做《同步训练》等。另外,还有及时批阅同学们做的导学案,这些都是那些提前完成的,他们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我大致浏览一下,看一下他们可能疏忽的问题,如广东省的简称,容易写错等。
其实,涉及问题导学案的目的,不是让自己更轻松,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驾驭自己的课堂。更好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自主看图看书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