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20:问题导学案一课札记
(2018-09-20 15:03:51)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NO.1220:问题导学案一课札记
使用问题导案,的确让学生更能专注的学习。
发下问题导案以后,每个同学都在集中注意力学习,只有上次完成不好的几个同学显得有些迟缓。我宣布上次有十来个同学得了满分(也就是甲+),就是要刺激那些学习处于恍恍惚惚状态的同学。
同时,我带了六七份上次的学案,这都是有严重问题的。目的有二:一者,观察一下这些学生课堂状态;再者,就是有机会的话,让这些学生将上次完成不好的补上。
其间,有十人次以上的提问,基本上每次提问都要给奖励分,同时分享他们的问题和答案。这在教师授课为主的课堂上,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大部分时间都被统一的讲述占据了。讲的这些,因为有学生关注,也就有了讲的必要。这些内容,是学生通过认真看书看不到的,但是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可以推测得到。在讲述的过程中,将这种地理探究方法潜移默化的渗透进去,则是达到了精讲点拨的精髓。
东和源因为做得快且正确率高,做完以后不免有些找不到方向。“那些一直成绩优异的同学,都是纪律比较好的!”这句话,似乎给他们提了个醒。钺是最先一个完成的,而且做到了全对。我本来想安排他帮助我辅导同学的,钺也同意了,可是看到后来大多能独立完成也就改了主意——全部完成的,背过卷子上的知识点,而且懂得多问一个为什么,当问题内容发生变化时也懂得怎么思考表述。
这些内容也能很快背过,于是我布置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做《同步训练》上的题。我的这套问题导学案,就是在自己做了《同步训练》《配套练习册》《填充图册》等的基础上拟定的,当然也充分考虑到了同学们的学习实际。
“把其中的一套题做回了,再多的题也难不住自己,但是做的多的同学肯定在熟能生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用这句话,肯定了那些做得快的同学,也激励那些做得相对较慢的同学不要泄气。这话是针对性的,钺、琪等不同类型的同学都应该兼顾到。
我抽空,专门找了那几个上次作业有问题的同学。雪不好意思说:“忘记做了!”我直接问她的时候,显然还不熟悉。女孩子有自己的面子,我没有戳破,而是和她一同完成一个问题的解答。旻明显感到了一种努力,主动将自己做的让我看,我希望看到她的振作,我也看到了。昊这个铅球冠军我也找了,还给他的作业找出了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很少有人作对的一个地方,他做对了——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三级行政区是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因为我专注于给几个同学辅导,下课铃响了。东附近的几个同学,于是做下课状。我发现了,没有说什么。只是几个同学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特别是源等,带领同学回到位子上做好。我赶紧表扬:“这就是同学们的自觉性,虽然下课铃响了,但是老师在没有说下课,仍然坚持做到上课的状态,给同学们点个赞!好了,大家下课吧。”
使用了问题导学案,一节课感觉还是有些累,如果不用呢?我不敢想象。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仍然感觉很累,那么原始社会的人们呢?还是正视现实吧,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做最好的自己,可能只有属于自己的唯一正确的选择,需要我们用心用力又要用智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