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1214:“问题导案”再次诞生记
新学期开始后的第二周,上七年级地理的我,就开始用“问题导案”引领教学。
初二的学生都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和读图分析表述能力。如果教师还絮絮叨叨讲述学生自己看书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我把问题写在学案上,让学生自己看书看图解决。经常坚持这种课堂训练,会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我曾经这样培养过两个教学班,到了八年级结业复习的时候,带结业班的地理老师明显觉得这些学生会学地理。这些学生,会很容易地从图文中读出相关地理信息,更能积极主动的解答问题,更懂得一些解答问题的基本规律。在六年级七年级时,他们多次通过问题引领训练自主看书看图解决问题,对拥有以上有益能力很有帮助。
这种方式,我要在正常的备课之外,多打印这样一份学案,并复印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大概用一个多小时才能一个课时类似学案的设计。不理解的人认为这是滥用纸张,而且自己颇为受累,后来因为业余时间紧张,也就没有坚持下去。
这样做,对于我而言是扬长避短。我善于组织文字语言,我可以把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用文字的形式很快而且较为全面细致地罗列出来。我的不足是,授课中常偏离了重点、难点,语言陈旧无趣,那些不善于听课的学生,可以通过看学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那些听说交流能力强的同学,依然可以在课堂上多多提问质疑,成为学习探究之星和学习标兵之星。
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大多是阅写作思维表述能力较差,这样做可以弥补学生这些基础能力不足,且是一种很好的结合学习地理实际的读写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及时收集学生一些良好的表现,进一步做好课堂学习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激励。
这种授课方法,让我针对优生和学困生有更多单独指导时间。可以指导优生在课堂上拓展提升练习;可以多辅导那些学困生,让他们得到教师更多关照;可以及时表扬那些进步明显的同学,可以更好表彰那些默默用功助人为乐的同学。
这种学习,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会有因为教师设计学案不足而出现导学遗憾,也有学生认真看学案不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精讲点拨,这种精讲点拨也会不断打断学生学习思路和进度。因为有针对性性,从总体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另外这种学习,容易促成学生学习互助,可以促进师徒共赢快乐成长!
这种学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及时收缴批阅作业。以前因为照顾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常常不收作业,让学生抽空看作业或完成作业。在各科作业任务重的情况下,自己的学科作业常常受到冷遇。这种学案作业在课堂上完成,有了时间限制,促进学生一上课就进入一种积极状态,引发学生主动预习和复习巩固。这种及时批改,促进了及时反馈当堂达标。这种作业,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新兴的教研系统作业公开展评,也是一种很好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