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13:不想你“游离”在教学之外
(2018-09-15 20:39:42)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NO.1213:不想你“游离”在教学之外
x是我初一的一个学生,他的“极端行为”,让我感到教育管理的棘手。
班主任为一事找来他的母亲,他却用圆规的尖角刺自己的手臂。
x在我的试卷讲评课上,忙着订正其他学科的试卷,我只能笑笑!笑是尴尬和无奈,也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会变的。
我也曾是学生,音乐课上我“五音不全”,每次试唱都会引来无意中的哄笑!每次上课,我都盼望不上或早点下课。之后,老师不再让我试唱,甚至把我当成一个影子(不理我),我至今对教师心怀感激和尊重,让我把音乐当成了一种欣赏课(感受熏陶而不必完成学唱任务)!
让学生亲近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让学生养成某学科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也如此。那些优秀的学生,在听过教师点拨以后,能在某知识技能范围内赶超教师,有的学生只能在这个知识技能范围外“望洋兴叹”!
每节课,我都给学生的学习状态定位,而不是等学习成绩出来或有了学习结果后:让有学习潜力的,最大限度挖掘,并养成良好习惯;让没学科潜力的,懂得本学科的理念并成为自身的一种素养。
我曾经教过一个六年级的学生Q,教了他一年,他没有写完过一次作业。他上课听讲非常认真专注,书写也工整。我单独讲给他听。讲完后,他非常认真的问:“老师你什么,我没明白!”我又讲一遍,他仍然一脸茫然。我只好说:“以后,慢慢会理解的,不急!”他认真点头。
一个拓展题,说说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举手了,我请他起来回答:
他回答得非常有条理:“1、禁止燃烧秸秆。2、植树造林。3、汽车出行使用无铅汽油。”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回答正确!”我被感动了,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接下来,是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Q经过这次“昙花一现”以后,Q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直到一年以后,我不再给他们上课。每每回想起来,我常常回忆教过的这一届学生中的每个人。每个同学都是优秀的,Q也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而且是让我怦然心动的一个!
目睹了x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的发混——躺在地上,直到最后有四位教师齐心协力才将他从打滚的地上抬到办公室里。同样是x的张老师面对此景,千方百计让x无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年多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x可以完成部分语文作业了,抄或背诗词等。
我也看到x不是排斥所有学科的学习,他积极参与美术课外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中国区域图。在活动成果展上,与老师同学合影中有他非常开心的形象。
我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基地参加远足活动,他主动与我交流,展示一个孩子在大自然面前的天真可爱。我觉得他排斥地理学习,与这门学科的特点有关——做出短暂努力,很难取得成绩(初一上学期期中前常如此)。我修养不够,暂时无缘感动他,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做到这一点。初二的地理功课,比较容易学了,而且他还参与过中国疆域版图的美术制作。我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不露痕迹的展示“光晕效应”。
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上自己任教的学科。
我曾经说过:让一个不喜欢这门学科的学生,也在自己的课堂上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成长的喜悦,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育艺术!我更期望,每个学生能在我的学科教学中汲取更多有益成长的营养!
作者:赵成峰
邮编:255129
QQ:208887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