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56:互助中师生相互雕琢
(2018-08-04 17:33:0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156:互助中师生相互雕琢
初一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些随便。不加管束不行,说的轻了同学们不拿当回事;说重了,自己真生气不说,这些“熊孩子”还不高兴,认为那是不尊重爱护他们。
热情而又负责的浩浩建议我,给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扣分,作为对于日常行为规范评价。于是我制定了《“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
1、负责好开关投影一次,加1分;
2、让同学明确预习或者复习内容,提前做准备,加1分;
3、乐教乐学线上作业满分,加2分;超过86分得1分;
4、指出老师或者教材上一处错误,加1分;
5、纪律进步明星,加1分;
6、一段时间纪律学习双进步,加2分;
7、及时关门窗或者开关灯一次,加1分;
8、积极并正确回答问题,加1分;
9、提醒并激励同学养成良好习惯,加1分;
10、上课前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加1分;
11、主动承担有意义劳动或者帮助同学,加1分;
12、学习进步明星加1分。
下列情况,给老师扣分,请同学帮助老师出主意:
13、上课打瞌睡,不能自己纠正,扣1分;
14、随便说话,不能自我控制,扣1分;
15、坐姿行为不规范,不能积极纠正,扣1分;
16、学习上有惰性,或者懒于动笔,或者走神,不能及时纠正,扣1分。
我在《“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记录纸上,认真做了记录。
以前,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我曾经打骂过,“惩罚过”。教师看似“威风”,学生表面“应付”,教育实际上还是原地踏步走。
如今“功过格”,却是师生互助,是点点滴滴的相互雕琢。“功过格”记录纸上,留下师生前行的足迹,还可能在我教育叙事每日一文中,留下自己闪光的瞬间。
我的每个情绪念头言行思想,都是与学生共同成长中的一个影响元素。任何一种规则的制定,不管是课上或者是课下,只有被严格执行才会得到重视并发挥作用。
有了这些分数记录的过程,我看到了更富有生机的孩子。课堂上,这些学生为了分数的种种努力的精彩,让我不得不努力记录着。这个时候,我不觉得自己在管理这些学生,而是这些学生在我面前展示最美好的自己,让我的前行更有了无限的动力。
最方便的记录方式,就是写在手掌上。随便借学生一支笔,将一个个应该受到奖励的同学名字写下来。不用写具体的项目,因为这些应该受到奖励的学生的行为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完全可以在课下复制出来,并分类整理到“功过格”上。
以前,我会认为自己的这种做法非常可笑。现在我却认为这是在做一件非常庄严和重大的事情,像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一样,细心雕琢着自己和学生的灵魂。
我知道自己的加分和奖励存在挂一漏万的情况,我只是表示一种姿态,一种弘扬正能量的姿态和朝向。
记得课堂上,我曾经对于将被扣分的同学亮过黄牌警告,这些学生也很快有所收敛,因为这个分不仅写在自己名下而且追究老师的责任。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同学,我都不吝啬的给予奖励分。
一节课结束,我都对同学们说些感谢的话。
一个上午第四节课后,我走出教室前问同学们:“给老师一个礼物好吗?”
小杰同学,不等听清是什么就大喊:“好!”
我笑了。孩子们就是这样天真,我说老师要的礼物就是:“在接下来等待午餐的自习时间里,做最好的自己!你的严格自律,就是对最自己美好人生的最大珍惜。”
作者:赵成峰
邮编:255129
QQ:208887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