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144:换一个角度,很美(修改稿)

(2018-07-23 22:16:1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144:换一个角度,很美(修改稿)

吃午饭的时候,与一个爱好摄影的同事在一起。他有点小兴奋地告诉我:拍照,就是一个角度问题。换一个角度,很美!我在手机上装了一个小仪器,效果就特别好!

我想起同事的作品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只蜻蜓,一个花苞,一只小鸟,都会成为他镜头中的艺术品。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看到有些同学上课走神,或者学习不着调,对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丝毫不动心。面对这些,心情就有些沮丧。如果有学生“不小心”与自己“唱对台戏”,那么心情就一下跌到了“冰点”以下。

下课了,再次看到同事QQ空间里的照片,心情变得好起来。“换一个角度,很美!我在手机上装了一个小仪器,效果就特别好!

记得那个上课常常走神的男孩,我上课的时候,常常看到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更觉得他在那里是一种煎熬。每次上课,看到他,我真有种想哭的感觉——他还是美术课代表呢?怎么那么不起到干部的带头作用呢?。

有次,我陪着学生上实践活动课,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每个人描画一个脸谱,那节课就是脸谱课。我正在发愁怎么画脸谱的时候,看到他用铅笔很快在石膏模具上打好了底稿,不仅仅是比着图案画,有好几处还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谁能教教我啊!”有些为难的我主动求教。他在尊重我喜好的基础上,帮我选了一个比较好画的脸谱——荆柯脸谱。

当我在涂色鼻子部分时,突然发现我的脸谱上鼻子没有了立体感。“谁能帮我看一下,鼻子哪个地方画错了?”这个时候,又是他出手指点,我才恍然大悟。这节课上,他帮助了我,他开心我也快乐。我快乐的原因,就是这个同学不是讨厌我本人,而是对于学科内容具有一种天然的漠不关心而已。我的努力,就是今后如何因势利导。

后来,这个男孩又有走神的样子。我告诉他周围的同学:“我来看一下我的脸谱老师掌握的怎么样?”这个男孩,一脸的诧异,我忙介绍说:“忘了?实践基地脸谱课上,你指导我画过脸谱!”小男孩笑了,很惊奇喜悦的样子。小男孩,重新拿起教科书看起来,我想这时的他更多了一份专注的力量。

还有一个女生,每次上课她都不是很积极,让他回答问题也是常常不着边际。每次看到她一下课就忙着关注自己写的作文,看到她的字写得很工整,不用看内容,仅仅看字迹和篇幅觉得一定错不了。我心里酸酸的,我没法改变她对这门功课的心态和习惯。也是在塑编课上,他很快编好了一只蚂蚱。我也学着编织,但是总是找不到感觉。我看到她很享受自己作品的样子,不觉失声赞美道:“你编得真漂亮!能教教我吗?”快乐中的小女孩,眼里闪过一丝光亮,顺手拿过我手中正编的,编给我看,一边编一边强调中指指肚所抵的位置和力度,俨然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我想,我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给予她同样效果的帮助该多好啊!

每次我关注这个女孩时,我都会说:“看看我的塑编老师学得怎么样。”这个时候,本来笑容很甜美的女孩,脸上就像是绽放了一朵花,这朵花中有些难以掩饰的红晕。从那以后,小女孩比原先举手的次数多了。我的塑编老师,已经开始学着给我“捧场”了!

这段经历,我都随着每天教育叙事的撰写,留在我的博客中。留在我心中的,更是这种“换一个角度很美”的心路历程。每当回忆起来,或者翻看自己的这篇博文,就对于教育教学有了一个更广阔视野的认识。

对于教育教学,我们不仅要学会“换一个角度更好”这种思维习惯,而且有必要像那位同事一样,增添一个“小仪器”,让这种美好变得更大更长久

这种“小仪器”,在我就是我每天的教育叙事撰写。每次撰写中,我的教育教学视野角度,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教育之美,就在这种叙事撰写中被放大和升华。

“换一个角度,真美!我在手机上装一个小仪器,效果更明显!”同事是在说自己摄影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教育教学中何尝不蕴含着同样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