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136:凯——教学助理之一

(2018-07-16 18:26:0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136:凯——教学助理之一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完善提升自我。完善提升自我没有止境,学习也就没有止境。这种完善提升中,我们找到了助人的快乐,也享受到学习成长的快乐。

教师学着教得更好,学生学着学得更好,师生就在一种相互督促和帮助中实现了一种不一样的教学相长。

一、击掌为号

“老师,我们做真正的朋友好不好?”新初一的K仰着脸冲我微笑着,这样说。

“就是真朋友!每天都找出自己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做得较好的地方,找出自己可以改掉的不足并努力弥补。”我对做真朋友“约法三章”。

这是我与初一几个新同学,在课间谈话中的一个情节。很快,下节课的预备铃响了。“该回去准备上课了!”我提醒道。

“老师再见!”K带头举起小手与我击掌,后面的男孩子女孩子都与我击掌为号——这算是对做真朋友的约定和仪式吗?一年了,我常常想起这个情景,我常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背弃了当初的誓言?

二、谈谈特长

当初,让每个新生说出自己的优点或者特长,大家都理解成了上特长班了。现在想来,这种理解也没有错。

这种理解,不利于更好了解每个学生。好在我也明白,真正了解尊重一个学生,并非能通过师生见面的几句话了事。我想,一个学生善良、助人为乐也是特长,而且是最大的特长,可是同学们懂吗?

那些专注自己的学习,对于他人和同学漠不关心的,大概无法理解这也是一个特长吧。不用说别人,就是自己成长的经历,也很好的说明青少年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自己不是也在多年以后才对此有了一个明确坚定的认识吗?

K终于想到了自己的一个特长,就是学了一个月的书法(大概是暑假中学的)。

一次KQQ群中,发了一组照片,是自己外祖父写的字和自己写的字。明眼人一看,两者就是不在一个档次上——K的毛笔字水平远远高于其外祖父。“这是我外祖父的,练了六七十年就到这个水平。”我似乎看到K嘻嘻笑着说这话的样子。

我的心中一震:自己练习书法也有多年了,比起K来却也逊色不少。最近我在学习书画,有必要加紧练习,如果我写得差了,K也会嘻嘻笑着给我一个“差评”的。说实在的,我不如K写得好。难道这书画,真的有天赋使然吗?

一学年了,业余时间我不忘了练习毛笔字,一旦懈怠,我就想起K,也想起另一个班的书法爱好者C。如今,他(她)们两人的书法作品,就挂在各自教室的墙壁上。我在上课的闲暇时光了,常常盯着他们的作品欣赏。

看到K对外祖父书法作品的“嬉笑”,我给他留言:“关键在坚持,关键在坚持中提升自己的写字水平!”我知道,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不断超越自己的路上来。与一个天赋不如自己的人比较技艺,始终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也是不道德的。

三、“精致”天赋

K在一个月的时间,练习书法取得了很高的成绩,总是缠绕在我心头的一个谜。

我曾经有段时间非常自负我的板图,就是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像的程度。这在同事和学生中,都有为我喝彩的,知道K成了“教师助理”之后,不断为我的板图“纠错”,我才让板图从我的授课中尽量“销声匿迹”。

我后来发现,在临帖中,我常常不会关注字体结构和笔画中的细节,而K对于这些细节,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似乎不用太在意,就会发现一个人临帖时出现的与字帖中不一致的地方。我敢说,有的省级书法协会会员也未必达到他的那种明察秋毫。我感到一种紧张,紧张学生的这种观察力。

一学期来,我给同学们上几十节课,K给我纠错的机会,也达到了几十次。K的这种“纠错”的努力,直接导致了我后来先多次试讲以后再上课。因为课堂上,有一个“毫不留情”的朋友——k。同学们告诉我:K的奖励分,大多都是在我的课堂上得到的,是我奖励他对我和同学们的帮助。因有了他的“纠错”,几乎杜绝了授课失误给同学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了我课后发现自己失误的内疚。

记得下学期期中考试前,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我讲授的各个地区和国家的重点知识整理了出来。我非常高兴他对于教学的这种参与,将他整理的重点发给同学们作复习参考。

他也有疏忽的地方,对于一些知识结构中的细节,他有时会忽略了。这大概是我在讲授中,没有让他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或许因为“人无完人”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