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115:教师,就是上那几节课吗

(2018-06-29 17:09:3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115:教师,就是上那几节课吗

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五十二岁了,其中甘苦冷暖自知。本来无意将自己的一切与人分享,但是自己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如果自己说话不透,常常让亲朋好友误会。

教育,本身是全社会的事情。教师的工作,只是教育系统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是帮助(或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时代发展变化,学生和教师成长历程有了许多非常微妙的变化。教育的本质没有变化,但是教育面对的一些现象已经是日新月异了。

记录下作为一名教师情绪念头言行中的一切,有更多人理解教师的工作,对于教育的整体推进也许更有意义,毕竟教育不是在真空中。没有抽象的学生,也没有抽象的教师,更没有抽象的教育,真正关注教育的人,必然不会漠视教育链条上教师所做的一切。

                    一、亲朋好友的误解

昨天是三连襟的生日,我因为面临期末考没有去。爱人去了,二连襟说:“他四姨夫不就是几节课吗?”言外之意,教师的工作都是听轻松的。

想起不久前的一次聚会,二哥(连襟)问起我的工作,我说:“一周六节课,再就是其他一些工作,管理图书室等。上课不累,就是现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很难。”

二哥但是就有些不解:干了那么多年了,应该有了经验,就不累了。二哥是钻井队的,干了几十年的钻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专家。退休后,还被返聘回去干过。返聘回去,就是当顾问,有需要指点的问题,自己出面点拨一下。

二哥的工作,属于工匠系列的,即使有难度,那也是一个精致高低而已。与教育工作没法比,因为二哥面对的是事务性的工作,不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人,教育人的工作也就变得最复杂了。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教书育人。

一个钻探工,不上心,要么发生事故,要么让钻探枉费些人力物力。一个教师不上心,可能短期没有什么,只是自己良心不安。因此,很多教师往往自己的孩子顾不好,而去更好的对待学生——因为良心上过不去。

做教师的,很多事年龄大了成了单位的“累赘”。当然,那些成了教育专家型的教师和走上了领导岗位上的教师除外。为了不成为“累赘”,为了自己的良心更好手受一些,自己就要多倍的付出。更何况,现在倡导绩效工资,老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享受照顾,所以老教师几乎干的是与年轻人差不多的活,虽然稍微轻松一些,因为老教师年龄大的原因,这些活干着也是觉得比较累。

与我们年龄相当的一些教师,的确享受着照顾,到处“宣传”着自己的轻松。或许,他们也与我一样,因为无法让人理解,只好就让人误解了。

二、无形或不可说的付出太多

作为教师,不愿意去倾诉自己的辛苦。

有时,新书来了,有同学老师帮忙还好。没有人帮忙,数万册书,数百捆书,都是我按照不同的年级堆放好。这样的活,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干完了坐在那里连饿了要吃饭都不想动。

干些体力活不要紧,更主要的是保证不出错。

这个是非常难得,因为即使清点好了,也有整捆的教材少了的。学校上千学生,大概每个学期要发放一百多种教材,只要有一本教材少了,就是四处寻找回报购买发放。同样的分发,还有本子,也是有数万本本子,要清点好。

这些都是体力活,都好说。遇到一个学生闹情绪,不想学习了,你批评不是表扬也不是,你要千方百计弄明白原因,想出一个应对的措施。

你管松了,那是不负责任;你过于严厉了,那是有违师德。因为这个松严,本来就没有一个标准。《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没有人规定教师什么样叫做好了,没有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权力和法律保障,这个你就得掂量着来。这里面你投入的精力,远远要比准备并上上三五节课要多。这就像一个做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你遇上一个省心的孙子好说,遇上一个不省心的你就只能默默承受着。

理解你说你辛苦;不理解你的说你无德无能!

比如我做得图书管理吧,要保持书架上和地面的清洁,这是卫生方面的。要保持正常借阅:要教学生学会填写借阅记录,有些学生一说就会,有些说几遍都不入耳。另外,还有及时归还的问题。有些同学,连自己的书都管不好。这样,自己就得了解学生的特点,培养图书管理员,教会他们方法,教他们学会管理图书,及时粘贴破损的地方,对于没有保护好图书的同学采取教育或者管理措施。

要借一本书,从书架上拿下来,用不了几秒钟。要把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放到原来的地方,很多老师学生做不到。我熟悉这项工作,曾经做过实验,把一本书放回原来的地方,大概要用一二十分钟。

三、考试将近劳累多

平时,严格执行课程表。

看似教师轻松,但是你想,本来原来用三个课时完成的任务,现在你用两个课时完成,你想自己是轻松了还是更加累了。

这个时候,教师只有在备课和组织教学上下功夫。为了备好一节课,常常要拿出十来个小时来,这只是基础性的备课,真正的上好课,还要随时因时因人而异。

下周就期末考试了,检测了一下,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于是就占用了一节书法课,学生也主动要求利用午自习时间考试。

上午第三节一班考试,第四节二班复习,午自习二班检测,几个学生帮助阅卷。下午第一节,统一订正(学生自己完成)并继续做一份检测题,我利用这个时间看一班的试卷。下课后,我的头脑似乎掏空了。我继续看卷子,争取在放学前让课代表发给一班学生。

事后,助理Y同学告诉我,我给一班同学看的试卷很粗糙,多个错误没有看出来。我想,学生累了以后去复习巩固,也是常常疏漏吧。这是期末忙碌,但是效率并不理想的原因。有些学生,当然在练习中提高了能力巩固了知识,从来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教育就是这样,永远有遗憾!

期间,助理Y说了一句话:“老师,期末考试前没…有作业多不多的问题,只有想做不想做之分。”是啊,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就是那些艺术实践活动也是如此啊,哪个想提高素质的同学,不是加班加点比别人多付出一些啊!

有学生体谅如此,我又怎么能偷懒退后呢!记得今天下午的一节课上,我告诉同学们:“是同学们在拽着我往前走啊!中午休息的时候,本来我想休息,几位同学建议:老师用中午检测吧。我说中午检测了也看不出试卷来,几个同学说老师我们帮你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Y说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