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76:学生“帮”我上课
(2018-06-03 21:10:0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76:学生“帮”我上课
中午吃饭时候,我去得晚了些。同事问我:“下课后,又给学生讲了?”我说:“有点,想把一方面的问题完结了。更主要的原因,是课下碰到两个同学纠错,我只有认真改正了。”
我把课上下发生在师生身上的故事,讲给同事听。一位老师说:“你的目的达到了!”我觉得同事说的,也有道理,于是把于此相关的事情记录下来,请大家帮助教正!
一、认真“纠错”善始终
看快到下第四节课时候,关于南极地区海陆位置分析识记还没有重点巩固,于是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
在这个示意图上,我把离南极地区较近的非洲和大洋洲和周围的大洋都画上了。“老师,您画错了!”二班班长和纪律委员,不约而同的说。
我说:“老师就这个水平了,让我就用这个图讲吧!”我知道这两个同学较真起来,我就不敢在黑板上画图。我曾经私下告诉他们:“如果老师能顺手一画,就能没有毛病,那老师就是绘制地图的奇才了!”
我赶紧用这个有问题的图,给学生讲了一下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下课后,两个同学跑到黑板前给我指错——指着图上的非洲和大洋洲的位置,说出位置不对的理由:从大洋的相对比例,到离南极洲远近,可以看到两个同学有备而来。在这种“严生”面前,我只有赶紧改。来不及弄来黑板擦,干脆用手掌把出错的地方抹了重画。两个学生,指点着我有问题的板图,让我感到“痛”并快乐着。
指出老师或者教材中的问题,给予最高奖励分,这是我与学生不变的协议。两个同学的“纠错”有理有据,让我心服口服,也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这种纠错,也提醒其他同学,这是老师的示意图,要真正学好地理需要多看课本上的插图。
下课后,班长跟出教室,与我交流:布置的家庭作业,要适当在补充一点,有点少了。班长说的非常有道理,我自然应允了。 就根据与班长补充后的布置,这个也是应该加分的!
按照规定,因为这种纠错等,班长和纪律委员可以得到很高的奖励分。班长和纪律委员,都是班里“高新技术产业”方的代表,复习这种“传统产业”在期末考试前常常提升很慢甚至衰退,“高新技术产业”却可以高歌猛进!希望,他们的努力,不仅帮助到老师,也将同学的复习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有“重点”要补充
记得有个晚上,课代表栋将一则信息发给我:一本地理课外书上,有很多地理知识正好与我们所学的内容相一致,建议老师补充。我就在班级群里给栋点赞,赠送了一个“大拇指”!
因为同学们对于教材内容的关注,不在教材上的:欧洲西部的一条运河运河、“僵尸”能否攻上澳大利亚、百慕大三角、世界“第三极”、南极大陆为什么下雨少等,成了教学的重点。这些提出“重点”的同学,都因为提问、探究和提醒等自助助人行为得到了奖励分。
我在与学生学习极地地区时,一班班长铄举手说:“老师,我觉得世界第三节应该补充一下,让每个同学都知道,因为很有意义!”
我头脑反应慢了,但是我觉得每个同学建议都是有道理的。于是我认真思考了“第三极”的重要意义,开始给学生讲:珠穆朗玛峰因为海拔8000多米,也就是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高8000多米,因为海拔高气低,就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气温低48度,成为除了两极之外的又一个寒冷地区。但是“第三极”寒冷的主要原因与两极地区不同,就是前者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后者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
讲完问题,我郑重表彰铄同学:在课外阅读和其他途径学习中,有新的收获能够与老师同学分享,非常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