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73:两个学生,两种不同的困顿
(2018-05-31 10:09:5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73:两个学生,两种不同的困顿
胸怀理想,毅然前行,应该是初中学生的常态,两个初一的同学,却因为不同的原因在前行中“踯躅”。
记录下“尴尬”的瞬间,是为了更好携手前行!
一、缺“钙”的“学困生”
C因为没有写笔记,让我提问到,她站起来了。站得顺从,一种无声的无形的“抗拒”,我看到这种情况,心陡然一凉,大声呵斥,让她站在那里,且说:“你就靠自己的小聪明,等着不用写全用脑子记下来!”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她因为学习问题,家长被约谈,希望通过要“撵她回家”让她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但是她竟然当着老师家长迟迟不说“软话”。我在一旁看不下去,就说:“C,难道你就这么惧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吗?”
我嘴上这样说,但是知道C学习中有些“懒惰”,虽然她表现出课下努力想办法的状况,但是事实告诉我她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虽然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已经非常重视了。从一入学,家长就通过同事打招呼,让老师们费心关注她的文化课学习,我也看到家长给她买的课外书籍,非常好的。
C的学习,缺乏的是一种内驱力。课堂上的缺乏主动,课下家长给她买资料,找老师辅导。这种内驱力,一种是对本门学科缺乏深入感兴趣的了解,其次是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品质。这第二个方面,则是更加本质性的。
意志力品质,则是一个人重要核心素质,包括一个人如何安置自己的情绪念头理念思想,包括如何调整身心的和谐,包括一个人如何处理好自己和环境他人的关系。这些品质,不是一个老师一节课或者整个学校教育能够解决的,也不是父母采取什么措施能力立杆见影的,需要一种唤醒和引导。或者金刚怒目,或者春暖花开,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处于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才有足够的定力和智慧,挖掘学生内在的这种潜能!
二、“最好学生”也该补“钙”了
这个学生,我有点宠着她了。她的作业是免检的,“你的作业不用我看”比仔细给她看作业更有好的效果。可是她的智商高,情商却明显偏低。一个因为与几个女同学有点矛盾,在我上课之前,要找那几个同学理论。我以这样会影响多数同学为由劝阻了她,另外她的争辩对象也“王顾左右而言他”,让她一时觉得没有可以理论的“目标”了。
一次,为了便于“统一讲授”,我在一个午自习时间,武断停止了大家的自习,一起开始写地理作业。其他同学没有明显的反抗“表示”,她却下意识的把课本拿起来摔了一下,我感受到她强烈的腻烦。我知道以我的脾气发作起来会无法收拾,而且我这样安排也是有错在先,就暂时搁置了这种“引导”,而是用所谓的“自信自律助人”文化慢慢引导学生。
如果说争辩,让她与同学关系很糟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她对于教师的不能“容忍”,则让她与教师的关系推到了一个比较脆弱的边缘。一个一位任课教师正在授课,她的同位正在弄胶水,她担心同位不小心弄到自己身上,就主动帮助同位弄胶水。教师发现批评她,她说:“自己没有影响听课!”这样说的时候,表现得理直气壮。
任课教师觉得与她无法交流,于是下课后让她见班主任评理。她摔着膀子晃着身子走出教室的样子,让任课教师更是窝着一肚子火。在她看来,她没有错,因为她没有耽误听课。说实在的,我相信她帮助同学弄胶水,真的没有影响她听课。凭她的听课能力,如果来一个当堂测试的话,她可能会得到满分。她的问题是,自己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对任课教师的不尊重。不会尊重人,不懂得尊重人,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之一。
班主任,看到她将任课教师气得够戗,还在那里抡起胳膊指点着强调自己的理由,于是“很铁不成钢”的象征性的“打”了她胳膊一下。没想到,她真的急眼了,气得翻起了白眼珠,几乎是从嘴里迸出这样几个字:“老师,你不能随便打人!”我在旁边,实在看部下去了,心里想:“老师那哪是在打你呀!那是在教你如何做人!”可是S无法读懂这一点。看到这一幕的我,为S感到惋惜,也对她的表现有些失望,真的应该好好懂得些做人的道理了。
看到上课时的她,也不再正视我,而是歪着身子。我知道她心中有道坎,我真的想帮她迈过去,就是讲讲自己像她那么大时“挨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