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71:教师的“文”字情怀
(2018-05-29 10:12:4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71:教师的“文”字情怀
昨天,与J校长谈到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的事情,心生一些感慨。
我每天坚持撰写千字以上的叙事教育,为了照亮自己和他人前行的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理念情绪言行承前启后——真正成为一种优秀文化传承人!
一、尴尬中的诉求和成长
与我交流的J校长,是我写教育类文字的引路人。
虽然过去十四五年了,当时他引导我思考自己教育教学细节的一些情景历历在目。许多年过去了,我都难以忘记那种教育教学研磨,难忘这种研磨中的自我关注思考完善提升。只是这种研磨,没有很好的持续,被教育教学的其他事情冲淡了,当然更主要的是没有认识到坚持的意义。
教育写作中,更加自觉主动阅读,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或实践文章,从中汲取智慧。教育写作,有一种明显的收获:减少了浅层面上的困惑和纠结,从一个更高更远更深的角度审视发生的一切,用一种浴火更生的状态迎接新的工作学习生活——这是一种阳光向善向上的人生。
我从事叙事教育写作两年了,每天坚持叙事教育写作,已经写了一千多篇文章。两年来,我的工作生活学习状态呈现一种逐渐变好的趋势,并没有因为成了“老教师”而懈怠。领导告诉我:你的心态更端正了,与同事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好了,教育教学更有创新精神和学习智慧了。
当然,我有自知之明,这是领导激励我的话语,我离自己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我需要努力完善提升的地方还很多。
综观我撰写的一千多篇文章,在纸质媒体发表的也就五篇而已(而且不是属于论文的那种)。我给自己的定位,写作不是为了在纸质媒体发表,而是为了让自己陪伴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些文章,我一般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和QQ日志里。期间,我得到了成千上万的点赞,有现在和过去的学生的,有家长的,有同事的,有网络上从未谋面的志同道合者的。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文字这种载体,让自己的教育情绪理念思想情怀自由呼吸。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这种心灵的脉动,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坚持阅读写作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也是一个教师责任担当所在。这种写作,是一个教育人专业生命成长一种载体,一种类似绿植的载体,它努力扎根教育沃土,努力反求诸己,努力从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中,汲取教育的阳光雨露和营养。
二、一个自我雕琢的过程
每天,疲惫的工作之余,我捧读一本书。走近一个更加美好的文化境界和心灵世界,这种心灵的花雨,滋润我心田,让一种悲悯和智慧的种子萌发。教育生活中经历的值得反思的一切,都在这一刻被唤醒;教育的田野,在这种看似休闲中被耕耘着;我像一个农人一样,在自己的责任田上以另一种方式劳作着。
在这种劳作中,我看到了属于自己教育人生的一些独特所在。一种与学生相互激励督促的缘分,一种同事之间彼此唤醒帮助的情分,一种与家长之间默默支持的心灵相通,一种孤独中毅然前行的豪迈,一种沙漠中发现清泉培植绿洲的欣喜和坚苦卓绝。
我用文字,把这些体验感悟记录下来,收藏一种阳光心态,收藏积聚一种正能量。作为一名教师,知道前行中有雪山草地沼泽险滩,所以不敢熄灭了自己心头的光明温暖智慧和力量。
每天写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中。如果有人突然阻断我写作,让我复述自己写作的内容,有时我会如数家珍,有时我会茫然不知。这种写作,严格意义上不是目标明确的创作,而是一种转述,转述一种心灵境界和状态。有时这种转述中,我会明显感受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
写作的过程,我或疲惫困顿,或兴奋喜悦,或纠结痛苦。写作,是促进我身心和谐的过程,也是我与自己天赋使命协调的过程,是我与同行者彼此温暖相互激励前行的过程。
我很佩服孔子的一句话:“仁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仁!”我非常注重自己的心灵状态,没有了悲悯情怀的我,就不会感受到写作的愉悦。有时写出了比较好的文字,我严格按孔子所说:“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弗畔矣!”比如,自己的文章发表了,我就检点自己,是不是真正按照文字上所说的。如果不是,那我立即改正,如果不改就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