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70:“学习最好”的同学缺了什么
(2018-05-28 13:39:2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70:“学习最好”的同学缺了什么
当我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同学S的影象却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初一上学期,我走进这个教室,首先认识的同学中,就有她。她的字非常漂亮,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堪称俊美。她的课堂学习习惯也好,几乎不受其他同学影响。看了一下她的名字,叫S,是入学考试班里的第一名。
“你是学习最好的同学!”这是我对她的第一次评价。
记得有一次,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地理。午自习时间,我“武断”地要求同学们先看一下相关的地理作业,因为我要结合作业内容讲一讲。S正在写着其他的作业,听到我的这种“无理”要求,非常逆反地摔了一下书本,这是对我打断自己学习过程的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我当时也非常抱歉,我也没有其他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我了解这个同学,还是比较尊重我的,教师节时还主动送给我一只中性笔作为“礼物”呢!
这个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快餐化”,很多学习内容具有“突发性”和“置入性”特征。S的表现告诉我,她的这方面的适应能力较弱。较好的学习成绩,让她疏忽了自己的弱点,她并没有努力想改善提升这方面的素养。在我从教的几十年里,总会偶尔遇到这样的学生,除了学习好对于其他事情麻木不仁。以前这种状况,不算什么。学习成绩压倒一切,完全可以“一俊遮百丑”。现在学习成绩依然最重要,如何做人处世,却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因为这方面栽跟头或者害人害己的事例太多了。
我希望能够帮到她。
没想到,她“栽跟头”很快到来了。
一位任课老师,气呼呼将她请到了班主任那里。
原因是老师在讲课时,她没有认真听课,在帮助同位弄胶水。老师问她:“讲课的时候,在做什么?”她说:“同学在弄胶水,担心弄到自己身上(她的确是一个非常洁净的孩子),就主动帮同学弄了,并没有影响听课。”“老师讲课的时候,做其他的事情,你还有理了?”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让任课教师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她以自己没有耽误听课为理由,显得理直气壮。
任课老师叫她到班主任那里评评理,结果她站起来,非常夸张着摇晃着身子,摔着两条胳膊,走出了教室。
“恨铁不成钢”的班主任,看到任课老师生气的样子,象征性“打”了她的胳膊一下。她在为自己辩理,不时抬起胳膊指着什么说话。
看到班主任“打”了自己一下,更是翻出了白眼珠:“老师,你不能随便打人!”
接下来一节课,是我的地理课。我走向S所在的教室,觉得有些话必须说:“自信自律助人,就是要懂得放下贪嗔痴慢分别执着妄想,懂得谦卑,懂得敬畏,懂得与人为善乃至成人之美!”
记得两年前,也是遇到初一班学生出现类似的情况(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了自己的“一打”之师:
古人曾经有过一些对于老师的美称,有“一字”之师,就是这个人为自己的文章改了一个字,或者这个人教自己认识了一个字。谦卑是一种美德,敬畏帮助自己改善自身行为的人也是一种美德。
“一打”之师,让我难忘。那时,我大概也就十一二岁。秋收农忙的时节,自己也是参加辅助性劳动后,傻傻地站在路口上。正好一个小伙子,推着一车粪肥路过,附近一个上坡,年轻人吃力地推车,一次一个趔趄差点歪倒。我站在旁边,熟视无睹,不知想到了什么,不自觉地笑了一下。那个小伙子,把车停到平稳处,一把攥住我的胳膊,把我拉到他身边,抡起大巴掌,很狠朝我屁股上揍了几下。不怎么疼,但是我的脸却火辣辣的。
后来,我看了很多书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把这个小伙子当成我的“一打”之师。我们今天能够体验到岁月敬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默默付出。我们要学会尊重那些为我们的岁月敬好默默奉献的人,学会尊重每个值得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