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68:如何面对作业中普遍性的错误
(2018-05-26 21:07:0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68:如何面对作业中普遍性的错误
想到批阅作业中的问题,想着用填充图册将这些问题讲一遍。这就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占用本来就紧张的课堂时间不说,而且出错的知识点存在一个零碎性的特点,不便于学生记忆。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规律,一种知识技能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素质,需要构建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树。
这种知识树成活,需要相应的土壤情境和学习激情的唤醒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巩固。教学,不是教授知识点或者考点的,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然而然中学会某种知识和技能。仅仅围绕一个作业题或者考试题中的错误,没有其他的土壤情境和行为习惯的参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有人说,教育是无痕的艺术。一旦教师的教育目的被学生发现,就有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著名教育专家《班主任兵法》作者万老师,就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刚参加工作的他,发现学生处处与他较劲。于是找班干部了解情况,有个班干部这样告诉他:“万老师,我们也知道你对我们好,但是就是不自觉地要跟你最对!”
教育如此,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记得一位同事曾经说过这样一个冷笑话:一次测试以后,一个同学说:“老师,某个题没有学过!”这位同事告诉学生:“我清楚的记得这个问题,我曾经在课堂上讲过不下七遍!”我也遇到类似问题,自己讲的得非常形象生动,多数同学也积极配合,突然让一个看似非常集中精力听课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会站起来一脸诚惶诚恐:“老师,您问什么问题?”
万老师的故事,同事的“冷笑话”,我的经历,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会觉得陌生。
想到即将教授巴西方面的内容,可以将类似的问题融入巴西的授课中。于是我在原来备课的基础上,添加了类似的练习内容。并采用了鼓励学生的办法,课堂一开始,我告诉同学们:“作业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同学们开始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只要再继续努力,就会让地理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教授巴西部分内容时,我成功融入了学生出错的问题。在授课中,安排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做对了,当成予以奖励分,并激励同学们:“只要大家努力,都可以做到这样好!”实际上,出错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认真思考,没有认真学会规范答题。看到学生认真听讲,努力写课堂笔记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我感觉自己的办法是对的。
记得不久前,与级部主任张老师交流,他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教学的内容,只要同学认真听讲努力思考认真规范答题,一般都会做得不错。
从这里看出,学习的失败,一种是态度的失败。很多学生,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自己肯定不能掌握好,所以听课学习就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努力思考,常常在学生的学习中流失,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缺乏激情和兴趣,很难动员自己的思维能力全力以赴的投入。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没有练习规范答题的习惯,往往仅仅停留在“我懂了”这样一个层面上。这种自以为是的“我懂了”,会让学生功归一篑,于是我采取随堂提问和让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巩固自己的思考成果。
自信,对于一个初一的学生而言,就是始终带有一种乐观充满希望的状态参与学习。自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励和班级文化制度作用下,更好的教育管理自己,学最好的他人,做最好的自己。助人,就是永远坚信,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让身边更多人更好的成长,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自信自律助人,很高大上,更很接地气!面对学生成长环节中的细节,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