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66:“静心”即为理想“补钙”
(2018-05-23 11:32:0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66:“静心”即为理想“补钙”
最近两天晚上,我都在练习毛笔字,大概每晚上大约写一千字左右。写着写着,渐渐进入一种境界,在一个字一个字和整篇文章的临摹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临摹中的完善提升。
经验告诉我,之所以有进步,就是我能让自己静下心来。静下心来,让自己沉浸在笔法字法章法的欣赏完善中,这种练习随着持之以恒,让自己的书法功力不断提升。
我把这种过程,当成储藏阳光和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思专注于写的种种美好,心思得到了一种净化和升华,所以是储藏心灵阳光。这个过程中,我的毛笔字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逐渐提升,是有利于自己身心和他人社会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将它称为一个储藏能量的过程。
大家可以看到,静下心来,是做好学问、提高艺术水平和做更优秀自己的基础功夫。静心,在传统文化中有一门功课,就是修禅定。静心,也是一种文化修养的过程,并非人们意想中的坐“枯木禅”。
古人读书学习,都是焚香沐浴更衣,以示敬重虔诚。我们不用搞一些桎梏于形式上的东西,但是那种内心清净的工夫,却是不敢荒废的。古人讲:“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诗如此,学习文化知识技能也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这种功夫,就是敬重虔诚的功夫,就是静心的功夫。
古人云:三十六计,攻心为上。要想让一个人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心浮气躁。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要想让自己成功,要想自己的人生理想有着坚实的支撑和可行性,我们就要拥有静心的功夫。静心,可以为理想“补钙”!
要练就静心的功夫,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要从点滴细节完善提升做起,就要从吃穿住行的细微处做起。
孔子,“虽饭疏食必斋如也”。
古人穿衣有讲究,丝织品是不能穿在外面的,如果一定要穿,则在外面罩上麻衣。这里面有古老的智慧——做人要反求诸己而不是外在张扬。炫外在美的人,内在修养一定有缺憾。
大禹坚持住在简陋房屋里,做着利益天下大众的大事情。现代众多成功人士,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兴趣潜能,更主要是他们选择了利益他人和社会的朝向!
再说出行。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必须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相当,是不允许超越的。
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不被外物困扰,不被私欲羁绊,时时处处不忘自己的担当和天赋使命,就是理想中不可或缺的“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