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36:前行中忏悔
(2018-05-04 17:01:3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36:前行中忏悔
师傅三步一叩,行程数千公里,叩拜200多万次,终于到达九华山地藏王菩萨殿后,有人问师傅:“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师傅回答:“心如止水!”
师傅曾经是原河北承德露露集团的总工程师,出家后,有个众多老板们修建了一个寺庙,缺一个主持,曾经征求师傅的意见,愿意每个月给师傅开五千元的工资。师傅笑了笑,没有答应。要知道,师傅作为高工,当时的工资已经是七八千元。师傅出家,不是为了钱。师傅是国家级的豆类制品行业的高科技人才,曾经有两项国家级的发明专利。
师傅在诗词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他创作的茶禅诗广为流传,已经随着茶禅艺术的推广,作为一种文化品牌走向社会各界,并且走出国门到达佛文化的发祥地,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在教师禅修班时,和大学生、高中生班的禅修者一起,参加了拜山仪式,一千三百多米的三步一叩,体验师傅数千里叩拜的中的点滴。叩拜即将结束的时候,天忽然下起了雨。师傅站在雨中给我们做总结,做开示。年近八十岁高龄的师傅,声如洪钟:“我在这里迎接未来佛!”寺庙周围青山环抱,师傅的话语在风雨中在天地间更在我的心中回荡!我每天都告诉学生,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在经过足够努力的情况下,做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自己。实际上,这种朝向和信仰,得意于我从事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践,得意于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其中博大智慧的信仰。
那天,在雨中中听师傅教诲,我就在想:“自己准备好了吗?”今天,以及曾经的很多时候,我都在这样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
像师傅那样,不管是遇到艰难险阻、遇到冷嘲热讽,还是鲜花掌声赞誉不断,自己都能义无返顾的前行吗?回答是肯定的,我知道自己的身心中还有这样那样的杂质,只有在努力前行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洗礼,只有在顺境逆境中的人事历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
在正觉寺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中,我还是最感动于师傅的“写字楼”。一间不能再矮小和简陋的平房,仅仅能遮风挡雨而已,就是在这样的办公室和住宿的地方,师傅规划并带领信众一起努力,建起气宇恢弘的博山正觉寺建筑群。在这间写字楼里,我看到了师傅数千里三步一叩用过的车蓬,那是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师傅休息办公的地方。这个车蓬,经历了春夏秋冬的风霜雪雨,见证了一个古稀老人精神信仰的力量。我也感动师傅和信众们一起建立起的这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因为这种传承我才了解了师傅和大江南北更多修行中的前行者。因为这个,我才明白不是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了自己,而是由于自己的固执和鄙陋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记得今天上午,同事说起:“万物都具有灵性,你如何对待它,它也会有相应的回报。”我感觉同事说得深刻,联系到人生,随口说道:“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如何回报自己!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对待它的态度和模样!”
我追随叙事者,坚持一起读写,坚持一起在教育这份职业生涯中做最好的自己。那个时候,我就把追随叙事者,作为自己修行的一个平台。因为我没有达到师傅出家那种境界和机缘,我的修行就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在工作学习读写中扬长避短,努力把自己的短板修炼成自己的长项,就是我要尽心历练的人事。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发表稿件的消息传来,几乎平均一月就有一个这方面的消息。我知道自己的发心,就是用自己的成长的优劣给自己和同仁们一个参照。我在思考,自己的前行中在获得的小小的鼓励时,是不是像曾经的师傅那样“心如止水”?我知道群里的优秀老师们,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不仅仅是他们在发表文章方面的榜样,而是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前行的好榜样。
我知道自己天资中有好的一方面,也知道天资中有问题多多的一方面。因为这种自知之明,我非常慎重。在学习工作生活节奏比较紧的情况下,我把自己朗诵的经文录制下来,这样可以一边工作学习一边听经念佛。
希望各种优秀文化的加持,让我在前行中少走一些弯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弗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