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到精时“课”自华
(2018-04-27 14:45:3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备”到精时“课”自华
——昆仑中学教师团队成长侧记
若觉得教育教学索然无味,倦怠之情便油然而生。
昆仑中学的领导老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辟除了一条去“倦”生“趣”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读写行合一,前行新生机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论语别裁》《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工作漫谈》《做一名幸福教师》等古今中外名著,让广大教师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同时看到教育教学的诗和远方。
每个学期开学前,学校都组织叙事教育论坛。广大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整理一学期来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故事,把平时三言五语记录下来的师生共同成长历程,进一步整理提升从中扬长避短,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
年复一年的教育叙事论坛,让每个教师开始关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学习最好的他人,做最好的在自己,成了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教育叙事论坛交流中,让叙事教师站在团队的肩膀上成长!
在读写相伴的前行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结合阅读积淀叙事写作,关注“热点焦点”的同时,更注意扬长避短,将一份独特教育历程变成专业成长中的一种历练。
二、“碎片”被激活,课也如春花
“唉,这课怎么上?学生不愿意学,现在又不能逼着学生学!”一个教师,下课后摇着头这样感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出现以上问题,就需要认真对待了。
昆仑中学注重教育质量,更注重教学环节和细节的完善提升。从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学案合一,注重备课的实用高效。曾有各学科优秀教学案例推广,供全体教师观摩学习。日常教学中,更注重班级团队合作,更注重同学科团队合作。
去年,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坚持向有六七年送考经验的结业班优秀教师学习。为了上好自己的课,这位教师坚持“先听一课,再上一课”。一个学期下来,这位老教师坚持听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六十节课。这位优秀年轻教师,毫不保留的展示自己六七年的送考经验,每次上“示范”课,也都使出自己浑身解数。这种师徒互助,让这门学科的教学呈现一种上升的好态势。
这个特殊的师徒相互促进的案例,不仅体现了精品课的重要,更体现了团队互助的重要!
上课,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昆仑中学的老师们,就在这简单的事情上,反复研磨锤炼提升,争取把简单的上课做得不简单——每个教师创造出促进学生和自身成长的精品课。
一位教师发现映客可以用于录课,便利用映客这个网络平台,事先录制自己的授课内容,然后自己反复听看,并积极征求同事的意见建议,争取在上课前就有一种比较满意的授课状态。更多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评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在上课的时候,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只是以一种碎片的形式呈现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非常痛苦。有了课前的研磨提升,这些知识碎片被激活,成了师生教学相长成长阶梯上的闪光点。
这真是,“备”到精时“课”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