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78:“减负”,教师引领在路上
(2018-03-18 11:04:4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978:“减负”,教师引领在路上
前天,看到群里作业通知:“地理作业:做同步训练某某页。”忽然有些异样的感觉,就是生物历史思品都没有作业通知,忽然想起,前几天自己签了一个承若书:就是非语数外教师,不准布置家庭作业。
实际上,以前布置作业,都让学生参与。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用好手中的学习资料,知道学习新课后,得用哪些作业巩固;学习新知识前,要如何利用好手头的预习资料。让学生布置作业,也是为了防止作业负担过重。布置作业前,我明确授意布置作业的同学,如果其他功课作业任务多,我们就不布置;如果其他作业任务不重,我们就适当布置。检查的时候,也是分层检查评价,能力强的同学要求高;基础一般的同学,只要回去认真看图把基本的问题做对就行了。
一说不布置作业了,我还真的不适应。因为我过去下课时,忘了布置作业,学生就在课堂上提醒我。我布置的少了,学生就再加一点;我布置的多了,学生就给我提建议减下来。学生加作业,我称赞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学生减作业,我称赞学生“学习注重实效”!
回顾以前作业内容,学生一般做十来个选择题,或者六七个读图填空题。大概十来分钟吧,或者巩固或者预习或者拓展训练,对于地理课的学习确实有好处。不布置作业了,那么这十来分钟的作业时间,就拿到课堂四十分钟完成。授课时间短了,课堂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自然没有问题,那些课堂学习能力弱的就有掉队的危险了。精讲精练,就成了地理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很大原因是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有些学生养成了主动看图,利用课本和教辅材料上的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这种轻松,包括事先知道教师讲的主要内容,理解准确孙素迅速到位,对于遇到的问题,也敢于大胆提出来。
一个具有乐观顽强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的学生,一般不会不积极主动学习。但是学生处于青春期,自身的情绪念头和行为习惯,再有一定规律的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波动。这种波动,往往会影响到课堂上一两分钟的听课或者写作业。
积极正面影响,家长教师都可以坐享其成。但是消极负面的影响,如果在一门课上两门课上或者更多课上累积,就会造成一个不小的损失。这种积极或者消极情绪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仅仅靠教师课堂上去处置或者化解,显然会造成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精力的流失。教师主动想办法解决,引导家长或者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记得两年前,我曾经用编写地理故事的方法,让那些不自觉游离于地理学习之外的学生收心。我编写了一套《皮皮休环游世界》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类似文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只是当时学生反映故事情节不够生动,偏重知识点内容较多。自己水平有限,自己也只好勉强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