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971:细节的教育意义
(2018-03-13 16:33:4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971:细节的教育意义
不管是企业管理,还是个性化服务,还是教育质量的提升,人们都在关注细节,都在细节上下工夫。
笔者爱好文学,曾经也有过一段学习写作的经历。一位作家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小说好写,细节难寻!创作如此,人生成长也如此。《道德经》云:圣人为大乎细,图难乎易。讲的就是一个修养达到某种至高境界的人,就是在细节上下工夫。
记得我与一位校长朋友谈及教育管理的改革,称其“微调”。师生们感受到,对于自身成长有利的教育管理改革,都落脚在一些细微处。
今天早晨,看到一篇博文,著名富豪李嘉城先生,递给人自己的名片时,都是微微低头弯腰以示尊重。我想还有一个细节,应该是双手奉送的。
这种尊重,应该在表情心态和语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一个人的表情和言语,是一种外在的名片,一个人的心态则是一种内在的名片。
我现在任教的是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应该是青春叛逆期即将到来的季节。青春期叛逆,实际上也不足怪。以前,认为老师父母说的都对,青春期随着生理的进一步成熟,成人意识增强,逐步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和具有特色的行为习惯。实际上,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成长历程。没有这种叛逆,也就没有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青春期的叛逆,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成长,不是对利益终生的一切优秀行为习惯的颠覆。
昨天我上课的时候,是上合堂。两个班的同学凑在一起,有的同学兴奋了,嘻嘻哈哈,更长时间才能安静下来。我没有批评说话的同学,而是说:“多数同学能够管住自己,那些说话随便的同学很可怜。可怜在,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却觉得很开心;可怜在,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让自己不随随便便。”
在学会尊重他人的过程中,才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这是永远不变的。面对这些同学,我在课前几分钟组织教学的时候,提到一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这种修养体现在细节中。在家里,你递给父母剪子小刀一类的东西时,是将刀刃朝着对方还是让剪子的把手或者刀把朝向对方呢?我想,本着为对方着想的原则,大家不难想到答案。
那些随便说话的同学闭住了嘴,那些笑着的同学,收敛了笑容。我接下来说:我常常说,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我最好的状态常常是双盘着的状态。一天,我们学校一个体育老师看到我双盘着。我刚要和她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她说了两个字“净心”。最好的状态,就是剔除心中的杂念,保持一种悲悯的情怀拥有足够的善良和智慧。
当然,这种悲悯和智慧,是无止境的,可以是自然数1,也可以是无穷大。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漫漫锻炼,需要一点一滴积累,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之永无尽头。
搜狐网总裁张朝阳先生,作为一个高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国内外几个著名一流大学的博士生。他曾经说过:“如果要到清华大学给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话,就教同学们如何双盘!”可见净心,对于那些文化学习精英们同样重要。中国有句话说得好:静能生慧。这里的静与先前提到的净,是良种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境界。
接下来,我上课,课堂秩序非常好。我知道,为了准备课堂在几分钟的教育素材,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书本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要多得多!我鼓励同学们提问,激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两个同学回答的问题有些偏,我像上学期一样,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看书看图思考成果,我想不用说他们知道了怎么做更好的自己。
有时,我觉得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这一项活动的两个方面。有时,你最大限度严格要求学生了,也就是最大限度尊重了学生;有时,最大限度的尊重了学生,也是最大限度的严格要求了学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感觉不出教师在教育自己,也没有觉察到自己在受教育。这一切,都与细节有关。学生越是容易忽略的细节,才是教师细心研读争取努力有所作为的所在。文化知识技能教学如是,思想品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