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886:“定位和重塑”,需要不断夯实的基本功

(2017-12-29 12:39:4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886:“定位和重塑”,需要不断夯实的基本功

——读戴夫博格斯(美)的《教学要打破常规》有感

读戴夫博格斯的《教学要打破常规》,觉得这本书似乎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特别是其中“定位和重塑”一部分,简直就是我关于教学常规认识的“肺腑之言”。

一、定位:教学相长才是好常规

让课堂成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创造力的地方”,让我深有同感。

在我的课堂上,我尽量言简意赅。引导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并从学生的发言中将学过的知识和即将学到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疑虑和困惑,并让有能力的同学参与解疑答惑。虽然这种开放性的课堂,让我常常有种被学生的问题逼到“绝境”的感觉,但是我更看到了课堂教学的“绝地逢生”。

大约二十年前,我教初中语文。那个时候,我不愿意用那些让学生参考那些让人模不着头脑的范文,而是自己亲自撰写下水文。由于那时的自己,常常写些描写景物、简单叙事或者哲理抒情短文,给学生写“下水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为了让学生可以借鉴,我就写学校正在建设的凉亭,写校园里的石榴花树,写建设凉亭的工人,也石榴花树的主人。总之,在这种“涂抹”中,也从各种优秀文章中的得到一些借鉴,我对作文教学的怵头变成了一种写作技能上的自我较劲,变成了读写相促的主动成长。

这样想着,就把这些短文和自己关于作文教学的想法写在了作文备课本上。等到学校抽查教学常规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不安,因为就我见过的语文老师的作文备课中,从来没有这样写作文教案的,于是下意识遮掩其中的相关内容。没想到负责检查常规的那位领导非常诚恳地称赞了我:“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作文备课,从中可以看到老师下的功夫,也可以看到老师指导作文的方法技巧!”

这次打破作文备课常规的教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或许是领导从我的备课中真的看出了的付出,或许是当时我指导的学生作文在全学校是获奖最多获奖层次最高的。从那一刻开始,我对于教学常规中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真正好的常规不拘于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但一定是对学生学习成长更有益的,也是更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

二、 重塑:让师生朝向更美好而努力

戴夫博格斯的著作,不仅涉及教育教学的技巧艺术,更涉及到了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比如“我还增加了改变命运的课程”(戴夫博格斯语)。

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自信自律助人”的教育理念和信仰,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习,更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学生,他的文化课成绩也都比较理想,这也是“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的道理。

“有时,我们需要改变学生对所学知识现有的认知、观念和态度,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的重塑。”(戴夫博格斯语)一堂好课,就是赋予师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拥有一种激情,一种拥有悲悯情怀和智慧的情感。有时,我们常常把它叫做教材重构和熟练地驾驭教材。这种重构,用戴夫博格斯的“重塑”更为恰当,因为它不仅涉及到知识技能层面,更涉及到对师生人格微观方面的“重塑”——让师生从教学内容中受到一种启迪,增添一份朝向真善美的动力和努力。

初中地理课本上,有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言,我为主动展示自己学习探究成果的同学颁发“魏格纳奖”。虽然只是一种日常行为习惯奖励分,但是逐渐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熟练表达自己问题和想法的习惯。每每有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我都会认真的为他颁奖并宣读“颁奖词”。不仅让爱好地理的同学受到激励,更要让所有同学懂得勤奋学习勇于探究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五十岁以后,我感到自己精力体力没有原先的充沛,与学生沟通交流也有了很深的代沟(我的年龄比我教学生的父母都大,有些学生的父母就是我过去的学生),这个时候我产生了一种课堂综合症——每次进课堂感到沉甸甸的,每次离开课堂就像是“胜利大逃亡”。我知道,我找不到自己课堂上最好的状态了——受伤害的不仅是我也有我的学生们。

那个时候,我在诵读经典且练习双盘。一次,当我感觉课堂幸福感几乎要离我而去的时候,我索性双盘着给学生上课。在那一刻,我觉得课堂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学生们也变得乖巧懂事活泼了,就这样我把双盘着给学生上课确定为我最好的授课状态。每接过新一班级的同学,我都要像学生介绍这种“最好的状态”,并演示给同学看。当然,实际上课时我更多时间不用双盘就能找到了这种最好的状态!

但是,学生因为我的双盘和那份“肺腑之言”觉得教师更加可亲可敬!教育需要真实,真实的成长历程没有常规可言!

伴随着叙事者群里的共读共写,我坚持写自己的教育叙事每天一文,一共快九百篇了。这种叙事写作中,我发现着自身和学生身上的那些闪光点,并不断的将这些闪光点发扬广大,形成了属于自己和学生教学相长的“自信自律助人”微故事,并不断与学生分享这些激励人心的微故事。我不敢说自己的每节课比别人的好,但我敢说每节课都都是我能做到的最好,是让我无怨无悔的。

在教过的几届学生中,就有几个同学通过作文和QQ空间表达了对于我的课堂教学的留恋,特别表示喜欢“自信自律助人”这种文化和人生价值观。更可喜的是,在我的课堂上不管是那些成绩佼佼者还是相对落后者,都拥有了一种“自信自律助人”的朝向和努力。我与同事们在交流中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教给学生可以受用终生的精神信仰。虽然我在这方面的努力非常有限,但是学生能够感觉到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就让我感到欣慰。“展示最好的自己”,不仅是我的口头禅也是成了学生的座右铭!

 

作者:赵成峰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

邮编:255129      QQ2088875806

新浪博客:吾言之吾心    

《教育文摘周报》征稿读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