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880:也说教育是个“玩”人的活

(2017-12-27 08:15:1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880:也说教育是个“玩”人的活

教育不仅是个技术活,是个“玩”人的活。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却很反感。反感,“玩”的不恭,“玩”太显得轻松。

过了天命之年,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一个“玩”字,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处于一种不着痕迹之中。双方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年龄和教育活动的目的,而是沉浸在被称为一种艺术的教育活动中,彼此的性格心灵相互碰撞摩擦着,真正的教育就这样发生发展着。

有时,觉得教育就像是行书,老是像楷书那样严谨教育效果并不怎么样。教育者确实得练就楷书驾轻就熟的本领,也就是对于教育的知识技艺术能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以“玩”的状态呈现。教育不能像草书,让人无法揣摩笔画的所以,甚至要认出这个字来也许下上很大功夫最终也不得究竟,这种状态很难让受教育者从中有些感悟,除非那些悟性非常高的有缘人。

教育,不仅要像行书,而且要像行书书法艺术。这样在书写者或者观赏者眼里,这些字或者作品才拥有一种感动人心的人文情怀。

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很N0.880:也说教育是个“玩”人的活

教育不仅是个技术活,是个“玩”人的活。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却很反感。反感,“玩”的不恭,“玩”太显得轻松。

过了天命之年,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一个“玩”字,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处于一种不着痕迹之中。双方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年龄和教育活动的目的,而是沉浸在被称为一种艺术的教育活动中,彼此的性格心灵相互碰撞摩擦着,真正的教育就这样发生发展着。

有时,觉得教育就像是行书,老是像楷书那样严谨教育效果并不怎么样。教育者确实得练就楷书驾轻就熟的本领,也就是对于教育的知识技艺术能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以“玩”的状态呈现。教育不能像草书,让人无法揣摩笔画的所以,甚至要认出这个字来也许下上很大功夫最终也不得究竟,这种状态很难让受教育者从中有些感悟,除非那些悟性非常高的有缘人。

教育,不仅要像行书,而且要像行书书法艺术。这样在书写者或者观赏者眼里,这些字或者作品才拥有一种感动人心的人文情怀。

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很好,可是考试卷上常常写错字,因为他用自己的话说:很少用笔写字,答题中关键的字便容易写错。于是,我在课堂上严厉批评了他,会写的却写不上这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为什么可耻,因为有能力而没有很好的展示出来,或者说有个更加美好的自己没有展示出来。

在课堂上,还有一些同学,不会也不愿意认真听用心记。于是,我告诉他,最近已经要转入复习阶段,教师要进行重点抽查或者检查,对于不用心做题或者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要重点抽查。这样说了,那些同学开始认真的写作业——订正试卷上的错误,通过看图理解并背过一些地理知识规律。

有时,想到当老师也挺可怜,变着法子让学生多学些知识多养成一份良好的习惯。即使可怜,也要坚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严格要求这些学生,他们就会无动于衷,在懒散和自由散漫的路上越走越远。想透了,觉得自己在做好事。既然做好事,即使费劲心力,即使收效甚微,也乐在其中。这样想了,也就不可怜了。孔子作为教师的鼻祖,早就说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是指培养学生做人而言的,实际上这种培养学生做人,就要从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等小事情做起。

    再回到题目上去,教育者之所以要以“玩”人的姿态出现,就是要去掉我要教育你的痕迹。这种状况下,受教育者才真正将自己真心也掏出来,与教育者一起“玩”,玩着玩着,教育便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并发展着。这种不恭,这种轻松,是一个教育者修炼到一种境界的表现。向“玩”转教育的工作者致敬,因为他们正是在践行“寓庄于谐”的教育规律。好,可是考试卷上常常写错字,因为他用自己的话说:很少用笔写字,答题中关键的字便容易写错。于是,我在课堂上严厉批评了他,会写的却写不上这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为什么可耻,因为有能力而没有很好的展示出来,或者说有个更加美好的自己没有展示出来。

在课堂上,还有一些同学,不会也不愿意认真听用心记。于是,我告诉他,最近已经要转入复习阶段,教师要进行重点抽查或者检查,对于不用心做题或者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要重点抽查。这样说了,那些同学开始认真的写作业——订正试卷上的错误,通过看图理解并背过一些地理知识规律。

有时,想到当老师也挺可怜,变着法子让学生多学些知识多养成一份良好的习惯。即使可怜,也要坚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严格要求这些学生,他们就会无动于衷,在懒散和自由散漫的路上越走越远。想透了,觉得自己在做好事。既然做好事,即使费劲心力,即使收效甚微,也乐在其中。这样想了,也就不可怜了。孔子作为教师的鼻祖,早就说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是指培养学生做人而言的,实际上这种培养学生做人,就要从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等小事情做起。

    再回到题目上去,教育者之所以要以“玩”人的姿态出现,就是要去掉我要教育你的痕迹。这种状况下,受教育者才真正将自己真心也掏出来,与教育者一起“玩”,玩着玩着,教育便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并发展着。这种不恭,这种轻松,是一个教育者修炼到一种境界的表现。向“玩”转教育的工作者致敬,因为他们正是在践行“寓庄于谐”的教育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