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853:教育,在彼此的成就中
(2017-11-27 12:15:2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853:教育,在彼此的成就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在相处中也会有摩擦和误会。教育文化的繁荣,就是为了让这些摩擦和误会,在谅解和相互理解支持中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要实现这一点,师生或者父母子双方,都要学会走到彼此心中,成为成就对方的重要他人。
一、扣动我心扉的人
周末,马路上看到一对母子骑着电动车从身边闪过。不知怎么,坐在电动车后面的孩子的形象却触动了我。电动车,从我身边画了一个弧到了公路的西边,我也穿过人行道到了公路的东边。
那个孩子,却像把我的目光拴住了一样,让我扭头随着他的划过凝神注视。
“有什么好看的呀!”平日里担心我过公路安全的妻不禁问到。
“一个学生!”我回答着,心里想着,这就是我的课代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老师,这次还加分吗?”“老师,布置作业我觉得应该更加明确一些。”他的认真负责,他的对于教师说过的话语的严格落实,让我感动。
“他没有看到你,他母亲看到了!我听他母亲嘀咕了一句。”妻这样说着。我的目光,继续被这个孩子拴着,直到这个坐在母亲电动车上的孩子,回头也远远地朝我这里张望。
妻也是做教师的,常常提起她的一个孩子或者家长就有一段小故事在里面。在参与叙事者团队以前,我非常羡慕妻和身边的教师,每当提起某个学生都有一段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我常常惭愧自己与学生没有这样的故事,现在每天坚持写教育叙事,竟然发现中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故事,只是以前这样的教育故事都被我屏蔽了。
一次,我无意中翻看了一个学生的课堂笔记,看到她密密麻麻记录在上面的我讲授的重点,我的授课不敢随意更多了一份反复的思考酝酿。看到学生们,在QQ群里和作文中写到“自信自律助人”对他们的影响,我也感到一种教育理念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那时起,我这个非班主任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一颦一笑都尽量捕捉到。一开始,我觉得这是教育叙事写作的需要,慢慢地我发现融入了很多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信息。南极考察队员,可以在几十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冰层中提取样本判断分析出某个地质年代中的地球大气状况。我作为一名教师,就学着做学生微表情的观察,并从这种观察中寻找到了解教育教学状况有用的信息。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正是这些微表情非常直观客观地展现着我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得失。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公共汽车上,我听到高中同学的对话。他们敞开了讲他们的学习中发生的故事,很自然的谈到了手机,谈到了玩手机和用手机作弊。
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正是它才是我们有效教育行为的开始。
学生不愿意让我们听到或者知道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是怕我们产生误解 。并非,他们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些事情,是父母老师询问他们也无法解释清楚的,但是他们的小伙伴们却有着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因为这份共鸣,他们之间有交流的意义。有些交流,不要你懂,只要你意会就可以了。这种意会的内容,不是能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即使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也不是他们的真正的本意。